梅嘉生将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梅嘉生将军

梅嘉生将军,1913年9月出生于江苏省丹阳县(今丹阳市)后巷镇帽山村一户普通农民家庭。父亲梅德元很有生意头脑,积了一些钱,到上海老城隍庙附近开了一家名叫“中和堂”的药店。梅嘉生小时和母亲在丹阳生活,给舅舅家放过牛,由舅舅供给上了两年乡间私塾。13岁时,随母亲到上海进小学读书,毕业后到“德胜堂”中药店当学徒,出徒后回到父亲的“中和堂”药店当伙计。工作之余,梅嘉生用自己积攒的钱报名上英语夜校。在夜校,相遇一位来自富商家庭的姑娘周政并相恋。周政祖籍浙江宁波,父亲在上海开一家百货商行。后考入免费学校上海华夏大学附属中学。日军占领东三省后,梅嘉生考入南京的陆军学校学装甲兵,主要由周政接济上学。

在丹北。左起:梅嘉生、郭猛、刘炎、陈毅、管文蔚、韦永义、张震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丹北。左起:梅嘉生、郭猛、刘炎、陈毅、管文蔚、韦永义、张震东

全民族抗日战争爆发后,陆军学校南迁。梅嘉生和周政商议回故乡丹阳,去拉起一支武装抗日图存。在南京结婚后,梅嘉生夫妻俩回到丹阳,周政拿出自己积蓄再加上父亲寄来的数百元钱,从国民党散兵手里买下10来支步枪,在家乡胡桥一带青年中组织起抗日武装。不久,找到离胡桥不远也在家乡组织抗日武装的共产党员管文蔚,商议共同组织武装抗日自卫。1938年春,在丹阳仙桥镇成立自卫总团,由管文蔚任总团长,梅嘉生任镇北分团团长(第三大队大队长)。6月,率部挺进江南的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员陈毅派政治部主任刘炎来到丹阳,将丹阳自卫总团改编成江南人民抗日义勇军丹阳游击纵队,梅嘉生任第三大队大队长。1939年,梅嘉生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7月,到皖南军部参加新四军第一次党代会,10月任新四军挺进纵队第三团团长,苏皖支队副司令员,新四军教导总队中级干部队队长。奉命率部西进津浦路东,配合主力部队作战,经过半年多频繁战斗,取得反顽斗争胜利,并打通了东西两块抗日根据地联系。年底,梅嘉生被派到外围部队南通保安旅工作,在异常复杂情况下,坚决执行上级指示,对该旅全部进行了改编。

1946年在华中野战军第一师合影。后排左三为梅嘉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6年在华中野战军第一师合影。后排左三为梅嘉生。

1941年皖南事变后,梅嘉生任新四军第一师三旅参谋长。3月,兼苏中军区第四军分区参谋长兼海门警卫团团长。11月,兼苏中军区第二军分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1942年12月,任苏中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员。梅嘉生直接领导和指挥了多次反“扫荡”和反顽战斗,带领部队与日军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坚决斗争。在极其残酷斗争环境中,紧紧依靠抗日军民,创建、保卫和扩大了扬州东区抗日根据地。1944年6月,抗大第九分校改称苏中公学后,梅嘉生任教育长。1945年1月,任重组的苏中军区第四军分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2月任新四军苏浙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员。

淮海战役前夕留影。左一为陶勇,左二为梅嘉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淮海战役前夕留影。左一为陶勇,左二为梅嘉生。

抗日战争胜利后,梅嘉生任华中军区第一军分区参谋长,苏中军区副参谋长,苏中军区第一军分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华中野战军第一师参谋长。1947年1月,任华东野战军第四纵队参谋长。1948年3月,任华东野战军第一兵团第四纵队参谋长。1949年2月,任第三野战军七兵团二十三军副军长兼参谋长。参加苏中七战七捷、涟水、枣庄、莱芜、孟良崮、鲁南、淮海、渡江和解放上海等战役战斗。1947年夏,国民党军重点进攻山东解放区时,梅嘉生奉命率部与兄弟部队一起在外线出击,钳制敌人北进。危急关头,主动承担艰巨任务,沉着指挥,与数倍于己敌人苦战半个月,终于突出重围,出色完成战斗任务,受到上级表扬。

韦国清(中)、梅嘉生(左)、邓逸凡(右)在越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韦国清(中)、梅嘉生(左)、邓逸凡(右)在越南。

新中国成立后,梅嘉生任第三野战军兼华东军区华东军事政治大学(同年改建为解放军第三高级步兵学校)第三总队总队长。1950年4月,任越南军事顾问团参谋长、第一副团长,参加援越抗法战争。主持为越军起草了《战斗条令》、《队列条令》和《内务条令》。参与了计划筹备西北战役、上寮战役、奠边府战役。1955年回国后,梅嘉生任海军航空兵部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华东军区战史编辑室主任。1965年,任东海舰队副司令员。参与指挥崇武以东海战,击沉和击伤国民党海军“永昌”号炮舰和“永泰”号猎潜舰。1973年,梅嘉生任海军副司令员。

1950年,梅嘉生和夫人周政与子女合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0年,梅嘉生和夫人周政与子女合影。

1955年,梅嘉生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独立功勋荣誉章和越南政府授予的二级军功勋章。

1993年9月4日,梅嘉生在北京逝世,享年8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