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老莫还乡一句出自晚唐诗人韦庄的小令《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小令是词调体式之一,指篇幅短小的词,如大家比较熟悉的《如梦令》《唐多令》等,盛行于宋之前的五代时期,算是词的前辈。

韦庄出生时,安史之乱已经过去了六十多年,唐王朝也迈入了藩镇割据的晚唐。公元880年黄巢攻进长安,战乱之中,韦庄和家人失散,后离开长安奔赴洛阳。从此他开始了后半生的奔波生涯。颠沛流离中,韦庄曾经到过苏州,即他先祖韦应物做过刺史的地方。

公元907年唐灭后,韦庄做了几年的前蜀宰相,后三年公元910年,韦庄逝世,享年七十五岁,这在封建王朝算是多寿的年龄。他生命的最后十余年都是在蜀地度过的。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就是创作于韦庄晚年寓居蜀地时期,是作者为回忆江南旧游而作。由于他一生饱经乱离漂泊之苦,直到晚年才结束了这漂泊流离的生活。因此此词内容与韦庄的流浪生活密切相关。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子就应该在江南待到老去。然而中国传统的说法是“江山信美,终非吾土。”所以江南好毕竟都是他人所说,是否也是诗人自己的心中所想呢?江南为什么如此之好,是因为春天的江水清澈碧绿比天空还青,游子窝在画船上听着雨声入眠。那当垆卖酒的女子长得如此美丽动人,当她们卖酒撩袖时露出的双臂洁白如雪。

所以啊,未老莫还乡,在年华未衰之时不要回到自己的故乡,因为回到家乡后必定悲痛到极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什么老之前不要回到自己的家乡?是因为因为人没有老,在外漂泊几年也没有关系?是因为他乡太好了吗?

人到年老会就会特别思念故土。更何况江南再好,也不是自己的故乡。那是否因为当他回到那弥漫着战乱的故乡,只会有断肠的悲哀?

那如果改一个字,变成到老莫还乡,是不是意境上面就天壤之别了?

汉乐府有《十五从军征》一诗,用白描的写法讲述了一位15岁就从军,历经无数艰难险阻在80岁的年纪回到了自己的故乡。然而迎接他的只有满眼凄凉,松柏成行老少死光野兔钻狗洞野鸡绕屋梁。当这位老人颤颤巍巍的用院中的野谷和葵菜做成羹饭,却不知道能叫上谁一块吃。他蹒跚着走出门向东看,泪水滑落沾湿了衣裳。

他的心中该当如何的悲哀?若是知道如此,是否就终老异乡,最后连魂魄也四处飘荡,随着无处不在的风,但是偏偏不要经过自己的故乡。

因为啊,随着年华老去,你最终明白故乡只是脑海中的一场幻梦。特别是随着这些年城市化的进程,那曾经记忆中的老屋,门前的树木,炊烟,奔跑的孩童,村前的小河都将消失不见。到老了,你回到家乡,只会有断肠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