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之间我们就要和炎热的夏天说再见了,8月8日,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之一的立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当中的第13个节气,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

立秋节气到来之后,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气候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转折,也是人体阴阳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

中医理论中,秋内应于肺,肺在志为悲(忧),悲忧易伤肺,肺气虚则机体对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易生悲忧之情绪。

所以在进行自我调养时切不可背离自然规律,循其古人之纲要“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秋季养生,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锻炼,皆应以养“收”为原则。

立秋中医养生指南

虽然立秋称之“秋”,但并不代表秋天就已经来了,当连续5天气温在22°以下才被称之为“秋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立秋到秋分大约一个半个月时间,常被古人称作“长夏”,这个阶段气温未降,暑气犹存,日常起居养生,有许多要注意的地方。

01、防感冒

秋老虎季节,人体阳气达到顶峰,血管处于扩张状态,腠理开泄,一旦着凉,寒邪便容易趁机入侵。

尤其突然进到空调房里,或赤膊睡觉,最容易感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立秋之后人体免疫和抗病能力下降,稍一着凉就容易患上感冒,因此要适当增减衣服。

天气逐渐转凉,居家环境中不宜24小时空调全开,尤其是夜间,可趁早晚清凉时分勤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02、 养肺护肝

中医认为,肺与秋季相应,而秋季干燥,气燥伤肺,因此需要润燥、养阴、润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饮食上,应以“减辛增酸”为原则。

酸性食物能收敛肺气,而辛味会发散肺气,因此尽量少吃葱、姜、蒜、韭、辣椒、胡椒等辛味之品,可以适当多食用酸味水果,如乌梅、山楂、柚子、石榴等收敛肺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秋季还可以多食用百合、枸杞、蜂蜜、枇杷、银耳等柔润的食物益肺生津,预防秋燥

03、起居有节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立秋的气候是由热转凉的交接节气,也是人体阴阳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

此时养生,应以养收为原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夏季“夜卧早起”不同,立秋过后起居调养宜早卧早起。

因为“早卧”可调养人体中的阳气,“早起”则可使肺气得以舒展,防止收敛太多。

立秋后适当早起,还可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对于预防脑血栓等缺血性疾病发病有一定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般来说,帝寒金温中医建议大家秋季晚上9点至10点入睡,早晨5点至6点起床,比较合适。

04、不盲目贴秋膘

民间在秋季虽有“贴秋膘”的习俗,但立秋之际,天气并未完全转凉,暑热缠绵,人体出现疲倦、乏力、胃口差等。

中医属于脾胃不足,此时可以适当补益,但不适合大补,太多的高蛋白食物并不容易消化,反增脾胃负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我们可以用黄芪粥等补气,黄芪、茯苓、大米、山药等具有健脾益气、祛湿养肺的作用。

05、祛湿

长夏时节暑湿明显,天气仍热,雨水多发,人体易受湿气困扰。

如不注意除去夏季遗留之湿气,致使脾伤于湿,人体就会出现饮食不化、恶心呕吐、腹痛便溏、体弱倦怠等一系列消化系统症状,甚至可能为秋季咳喘等肺系疾病留下病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伏”撞“立秋”,更要讲究养生。

秋已立,暑难消,睡起秋色无觅处,满阶梧叶月明中!

立秋只是一个季节

不代表已经进入秋天

依旧要把接下来的日子

当成三伏天来对待

养生调理不能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