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逗的文字,免费约会的诱惑……近期,有太原市民收到“露骨”短信,信息不但含挑逗意味,还附带一个链接。8月7日,太原市反诈中心向社会发布信息,因一时好奇心作祟,已有市民因此落入陷阱。
“诱惑”短信引君入瓮
近日,小王接到一条附有网址链接的“同城约”短信。出于好奇,小王打开网址并下载了一款陌生的手机APP(该APP没有名称,只有4个黑点),还在该APP注册了账号。
进入平台后,APP客服联系小王称:“办理会员后第一次可享受免费服务,终身享受会员价格,卡里余额还可以投资挣钱。”小王看到如此划算非常心动,于是按照操作流程,向客服指定的银行卡转账,前三次共计充值5万余元,平台返利6.2万元并成功提现。小王尝到甜头后,加大投入,再次充值8万元。提现时,客服称小王操作失误,需要再充值5万元,成为超级VIP才可以提现。小王按要求充值后,客服又以“操作超时”为由,要求小王继续转账,小王再次转账后,发现还是无法提现,终于意识到自己被骗。
“大家注意,千万别点链接!收到此类信息立即删除!”警方介绍,不法分子以色情内容为诱饵,附上网址链接群发钓鱼信息,一旦用户点击钓鱼链接,手机就会被植入木马窃取个人银行卡号、手机号验证码等个人信息,钱财就会遭遇危险。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采用短信设局的方式诱骗小王这样的受害人落入陷阱的作案手法近期较为高发。不久前,太原市公安机关打掉一个为电信网络诈骗提供固话平台进行引流的犯罪团伙,涉案553名嫌疑人,涉及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
如何屏蔽这类信息?
面对五花八门的短信“诱惑”,市民该如何屏蔽?
苹果手机用户,操作如下:
第一步,关闭IMessage信息功能,可以避免此类信息骚扰。根据警方掌握的情况,众多不可言说的小广告都是通过IMessage发送的,所以建议将其关闭。操作步骤:进入“设置”,点击“信息”,找到“IMessage信息”,将该设置关闭。
第二步,关闭过滤未知发件人。这一设置一般是默认关闭,开启后,能有效过滤不在通讯录联系人名单中的信息。操作步骤:进入“设置”,点击“信息”,找到“过滤未知发件人”,选择开启即可。
第三步,取消邮箱收发短信。如果不想关闭“IMessage信息”,建议取消邮箱收发短信。操作步骤:进入“设置”,点击“信息”,找到“发送与接收”,最后取消已勾选的邮箱即可。
安卓手机接收到的大多数色情短信来自境外,如果没有境外话务业务需求,可以主动关闭相关功能。目前,三大通信运营商已经陆续开通相关服务,通过简单设置就可以进行拦截,从源头加强防范。
移动用户:拨打10086转人工服务,开启国际及港澳台号段拦截;发送QXGJDX到10086关停境外短信接收业务,发送QXGJLH关停境外电话业务。
电信用户:拨打10000转人工服务开启国际长途拦截。
联通用户:拨打10010转人工服务开启国际电话拦截。
FaceTime电话也要注意
“除了‘露骨’的短信,这几天还有一些市民接到了陌生人打来的FaceTime电话,有人因此被骗百万元。”警方介绍,此类电话接通后,除了漆黑的屏幕外根本看不见对方,只能听到声音。也有受害人吐槽,对方相当执着,挂了还继续打。
以受害人张女士为例,不久前她接到一通FaceTime通话,对方自称是某贷款软件客服,张女士已和贷款软件签订了电子协议。“你要是不知此事,或是不小心签了电子协议,可以注销。”在客服的引导下,张女士下载了一款会议软件并进行了“屏幕共享”操作。最终,张女士在骗子发送所谓的“认证账户”后,被“清空”银行卡。民警表示,FaceTime是一款苹果iOS和macOS系统下利用网络实现视频通话的即时通讯工具,对方只需要知道AppleID,便可以在陌生人之间点对点拨打语音或视频来电。正是由于这一特性,它成为骗子引流的犯罪工具。
警方郑重提醒广大市民,接到电话、短信或FaceTime,自称是平台客服的,一定不要轻信,应返回官方平台或拨打官方客服电话,联系工作人员核实情况。身份信息、银行账户、验证码、各类密码要小心保管,绝不透露。如对方要求添加私人社交账号或至各类视频会议软件进行共享视频等协助操作,一定要果断拒绝。如对方要求操作转账或者进行借贷,统统不要理会。一定是诈骗!此外,针对近期骗子常常使用“征信”问题忽悠受害人,大家务必注意,个人征信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管理,任何人无权删除或修改,如对个人征信存疑可登录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查询。

山西晚报记者 辛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