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在朝鲜战场,不是万不得已,我军一般都是晚上出动。但是1951年2月14日的这个白天,因为横城反击战时,缴获了韩军的联络电台期望可以蒙蔽敌空军,大白天,志愿军向原州进发的部队也在紧急行军。上午11点时许,在原州以北上空,美军侦察机上的哈泰尔中尉突然发现了一条移动的丛林,飞行员看到了许多条浩浩荡荡、似乎无穷无尽的行军纵队。士兵排列得密密麻麻、整整齐齐,直奔原州方向。

哈泰尔立即向美2师炮兵指挥官报告了此事。对美军来说,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在原州周围,部署着大批美军榴弹炮部队,包括配属给美2师9、38团、美187空降团、美7师17团的炮兵和美10军的直属炮兵。美2师副师长斯图尔特在接到空中传来的哈尔泰报来的参数后,经过校正飞机修正了距离和方位后,命令所有的榴炮开始集中火力射击,

“.....雷鸣般吼叫的弹幕越过群山,成吨的弹片倾泻在行军队伍中,飞行员报告说河水被鲜血染红,没有见过一支军队在千万颗炮弹下遭受如此浩劫......”。

一时之间,炮火震天,地面上弹片如同瓢泼大雨般四处横飞。

这样,美军的大炮不间断的射击了三个小时,炮弹不多了,炮兵请求停止射击,斯图尔特拒绝了,他命令:“继续开火,把所有的炮弹打出去”。过了一会,报告说炮管已经过热,要降低射击频率。斯图尔特再次下令:“继续开火,炮管融化再停止”。最终,炮弹被全部打完。这被称为“原州炮击事件”,不为人所知,(“原州炮击”、“临津江炮击”、“砥平里战斗”并称三大话题禁区事件。)它是我军未能夺取原州的重要原因,也因此在砥平里的志愿军也无法得到足够的后续兵力支援,没有打下砥平里。

14日下午,一架直升机徐徐降落在23团团部后面的空地上,美军士兵们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第8集团军司令李奇微将军,从直升机机舱里爬了下来。

小李子是来到砥平里视察战况的,他对美23团士兵在如此险恶的环境下依然保持着高昂的士气感到欣慰,他见到了负伤的弗里曼团长。小李子告诉弗里曼,砥平里战役是整个朝鲜的作战计划中非常关键的一环。守住了砥平里,联军的整个战线才可以向北推进,否则,西线已经进攻到汉江南岸的军队会有被包围后路的危险,第8集团军将全线崩溃。他完全清楚23团的危险境地,他对弗里曼团长说:“你一定要再坚持一个晚上。”小李子告诉弗里曼,他已经命令美国骑兵1师增援砥平里,美军在原州一带的重炮部队也将为23团提供强大的火力支援。

小李子亲临前线,极大地鼓舞了23团士兵的士气。

美第10军军部得知弗里曼上校负伤的消息后,专门派出1架直升机接他去后方治疗,被弗里曼一口回绝,他说:“我既然把士兵们带到这里,我就要把他们带出去。”弗里曼命令部队利用白天加紧加固防御阵地,准备应付夜袭,坚持到援军的到来。

弗里曼上校。图片来自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4日夜里志愿军又增兵2个团从四面八方把砥平里围得水泄不通,天黑不久,志愿军向这个直径仅1.5公里的环形阵地又一次发起了攻击,最后的决战开始了。

环形阵地里集中坦克和火炮猛烈地拦阻射击,各轻重武器和平射的高射机枪也在阵地前组成了密集的火力网,夜战的景象惊心动魄,每隔五分钟,美军阵地上就腾空升起一排排照明弹,美C-47运输机也飞抵战场,用降落伞投下一批又一批照明弹,这些照明弹宛如一盏盏巨大的灯笼,长时间地漂浮在砥平里上空,把整个战场照耀得雪白如昼。美军所有的坦克和火炮用最密集的发射速度向四周喷出火焰,在每一条路上形成一面面弹雨之墙。一波又一波、一群又一群,志愿军排山倒海式的冲锋接连不断,大无畏的精神惊天地泣鬼神。

法国营有一个防御点上的士兵全部阵亡,营长莫尔克拉中校迅速调动高射机枪排密集扫射,弗里曼派出美军一个排前来支援,终于重新夺回了阵地。

多处阵地发生了白刃战,夜里的战斗中部分志愿军甚至一度突破环形防线,冲进了砥平里村内,可惜因为通讯落后,无法及时召唤后续部队,以至于功败垂成。(长津湖战役也有类似战况,可见装备真的很重要,人定胜天是神话。)

激烈的攻防此起彼伏,惨烈的白刃战和肉搏战在砥平里的每一处阵地上演,快要天亮的时候,弗里曼不得不将最后的预备队——23团的突击连和工程连投入战场。

到2月15日早上,砥平里守军的弹药已经所剩无几时,太阳从云层里钻了出来,白天来临了,砥平里的白天上空是美空军的天下,美轰炸机编队,一批接一批地飞抵砥平里上空,飞机密集到地面上的美军士兵甚至担心飞机会不会撞在一起。各种飞机将成吨成吨的炸弹和凝固汽油弹倾泻,把环形防御阵地四周炸成一片火海,空军还给驻守砥平里的23团运来大批补给和弹药,同时将200多名伤兵运至后方。

15日上午,美骑兵1师第5团受命北上增援砥平里,这支由3个步兵营、2个炮兵营、2个坦克连、一个工兵连以及28辆补给卡车和19辆救护车组成的增援部队,上路不久即受到层层阻击。增援队长柯罗姆奇泽上校下了决心:放下那些载满物资的卡车以及步兵,只率领坦克连,凭借着厚厚的装甲直冲砥平里。

下午3时,坦克突击纵队组建完毕:一共23辆坦克,由柯罗姆贝茨上校亲自率领,45分钟以后,这支孤注一掷的坦克突击纵队开始前进了,美军的轰炸机沿着坦克纵队前进道路上的所有高地实施了猛烈的轰炸,联络飞机在头顶来回盘旋,担任引导炮兵射击和报告前方敌情的任务,总长度为1.5公里的战斗队形迅速朝前推进。

经过1小时15分钟,2月15日黄昏时分,坦克突击纵队成功地突破防线,于下午17时到达砥平里。虽然这支增援部队只剩下十几辆坦克,但却给了砥平里的守军带来了极大的鼓舞,他们好像得到了百万援军似地放心了。在准备全军覆没的苦战之中,没有比等来援军更胆壮了。

15日傍晚,40军军长温玉成奉邓华副司令的命令抵达砥平里战场,场面血腥,惨不忍睹。

那边砥平里防御圈内,飞机起起落落,不断载来武器弹药,运走伤员病号。这极其的不公平,美军就像玩游戏作弊开外挂,开启弹药无限,自动补血模式。面对如此场景,温军长不得不打电报给邓华副司令,明确地表示,这是一场打不赢的战斗,必须立即撤出战场,指挥部终于做出撤离砥平里的决定。

15日夜,天空开始下起了大雪,皑皑白雪掩盖了战士的碧血英魂,天亮以后,微风吹散了硝烟,一片寂静的山岗和白茫茫的雪原,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过一样……

美法联军的伤亡情况为,战死51人、失踪42人、负伤250人,合计343人。

(砥平里战斗:志愿军发起。目的:夺取砥平里。结果:未能成功。联军赢)

砥平里战役被美军称为环形防御的经典之作,是美国参谋与指挥学院的经典教学案例。从志愿军介入战争以来,联军在正面战场被包围的情况下,固守住自己阵地击溃对手,这还是第一次,邸平里战斗后,联军从战略退却开始转入了战略进攻,从此以后在朝鲜战场上再也没有美军的任何一支部队被包围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