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复刻一件世界技能大赛的经典试题,作为世界技能博物馆的永久展品,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印刷媒体项目金牌获得者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的高级技师顾俊杰老师可能是用时最短的:从拿到设计稿、检查排版到印制完成,前后不到1小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顾俊杰表示,复原这份试题作品,还是颇费一番功夫的。由于原技能项目是排印,而现在已没有这一比赛项目了,如今由他来复原,实际上是创作的过程。此外,还特邀设计学博士、文艺学博士后吴昉副教授专门复制、设计配色了4个方案,经世界技能组织认定后,确认了最终的印刷设计稿。

顾俊杰认为,比赛考察的是人的操控,而且世赛的考点可谓是面面俱到。首选,检查文件的适应性:20张卡片中,字体、尺寸、方向都容易出错,要找出唯一正确的。其次,拼版时可以一张拼一个,也可以横向、纵向排列尝试最大化利用纸张,节约成本。而且,如果比赛要求打印30张,你用5张纸而其他选手要用到7至8张,那你就能拿到更高的分数。他认为,这背后是世赛宣扬的环保理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顾俊杰说,世界技能大赛的印刷媒体项目就是覆盖印前、印刷、印后全过程,需要选手做第一步的时候就想到第三步,并且每一步都要理解它的目的和缘由。“这次复原的作品,是早年西班牙比赛的试题,当时平面设计和印刷还是合并在一项里面。所以这次平面设计的部分由吴昉副教授帮忙完成,我来做下半部分的工作。”顾俊杰表示,从技术角度,这个模板就是一个正常的四色文件,没有专色,不需要自己再去调。周围是白边,也不需要设置“出血”。

其中的难点在于,正反面中心点校准。这是一项非常考验眼力和经验的工作,顾俊杰只用一次就完成校准,非常环保、高效。顾俊杰通过打印田字格在一张纸的两面分别找到了中心点,后拿出手电筒照射背面,发现两面的中心点有细微错位,调整参数再次打印,直到正反两面的中心点完全重合,保证正反双面打印的图案能完全对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于裁切部分,借助号称“印刷界法拉利”的海德堡设备,从接单到成品完成,不到1小时,在完成一整套流程之后,顾俊杰说,他对印刷行业的前世今生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这次平面设计的部分让我明白,我需要对这个行业的上下游更了解,让业务能力有所提升。”

在今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上,顾俊杰作为特邀嘉宾先一步走进世界技能博物馆,他表示,作为一个从事工业行业的人来说,非常喜欢博物馆所具备的工业风。

随着技术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印刷行业的服务面已从纸媒延伸到了包装等更广阔的领域。他说:“目前,印刷行业已经以包装为主了,新崛起的门店式的书籍快印,它的特色就是短小快,更适合个性化印刷。”他表示,如果有机会站在展品前向公众讲解,可能会从大家最熟悉的印刷品开始讲起,比如人民币的印刷工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顾俊杰在面对尚未寻找到职业方向的青少年时,现身说法,建议他们多参加“职业体验日”。“我在上海科技管理学校体验过显微镜、洋葱切片;也去过浦东的一所医药学校,体验中医切片、胶囊制作,这些技术当时很吸引我的。” 顾俊杰建议青少年多多参与职业体验活动,以此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顾俊杰说,作为行业从业人员还是要不断学习。“数字印刷行业发展迅速,软件半年一个版本,每年一个大版本,所以要不断去学。学习中要不怕苦不怕难,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顾俊杰总结说,国家队选拔世赛选手5选1,比的就是细节、比的就是小问题的解决。“我发现能达到世赛水平的,都会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产生问题的原因,最后找到如何避免的方法,这就是我的经验之谈。”

编辑:周梦真

资料:世界技能博物馆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