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荆关长城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西北45公里处,因关城居于紫荆岭上而得名,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前”之险,与倒马关、居庸关并称长城内三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紫荆关始建于战国时期,汉时为土石夯筑,后历经各代扩建,修葺,到明洪武初年,则改用石条作基础,以砖砌面封顶,并用石灰碎石灌注。紫荆关汉时称上谷关,东汉名五阮关,又有蒲阴径、子庄关之称,宋、金时名金坡关,后因山上多紫荆树易名紫荆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紫荆关也是长城千百雄关险隘中历史最悠久的之一,由五座小城组成:拒马河北岸的小金城、南岸的关城、小盘石城、奇峰口城、官座岭城。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是著名的天下九塞之一,自古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汉家锁钥惟玄塞,隘地旌旗见紫荆!”历史上曾发生的战争达140多次,其中最为著名的是金贞祐元年(公元1213年)成吉思汗攻居庸关不克,分兵紫荆关击败金兵,又从内夹攻居庸关得手。明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土木之变后,蒙古瓦剌部攻破紫荆关进逼北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抗日战争时期,紫荆关一带也是我军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场。1939年11月初,日军对我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发动冬季大扫荡,妄图寻歼我主力。我晋察冀军区所属部队和120师特务团在紫荆关附近的黄土岭战斗中,击毙日军总指挥阿部规秀中将及其部下九百余人。黄土岭战斗是八路军继平型关大捷后的有一次重大胜利,阿部规秀也是八路军在抗日战场上击毙的日军最高将领。“名将之花”的覆灭在日本朝野引起了巨大震动,极大地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日信心。雄峙千古的紫荆关,是目睹中华儿女爱国主义崇高气节的见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紫荆关”长城普通邮票小本票,是1995年10月5日,国家邮政局发行普套票29的邮票,面值200分,是当年年国内通信使用量最大的邮票,该邮票采用影写版印刷,材质为白报纸,规格大小是25毫米×20毫米,齿孔度数为13×13.5度,材质为白报纸,版面颜色为墨绿色,因此也称之为绿长城邮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