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比亚迪和淮海控股集团宣布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成为小型电动汽车钠离子电池生产的全球领导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亚迪的子公司FinDreams于6月与淮海签署了一项协议,将在中国建立一个钠离子电池生产基地,该新闻稿涵盖了中国的电动汽车行业。两家公司的目标是“共同打造全球最大的微型汽车钠电池系统供应商”。

这两家合作伙伴在引领这一领域的努力,可能是更广泛的钠离子电池生产竞赛中的一个重要进展。通过挑战大多数电动汽车中使用的锂离子电池的主导地位,这项有前途的技术有朝一日可能会降低电动汽车的成本,并改善电池制造对环境的影响。

根据Electrek的数据,比亚迪在全球电动汽车销量上仅次于特斯拉(Tesla),同时也是顶级电池制造商之一。淮海是一家领先的小型电动汽车制造商,生产范围从摩托车到汽车。

据报道,新的合资企业代表着比亚迪第一次在制造钠离子电池方面取得进展。甚至有未经证实的报道称,比亚迪最终计划在其价格低廉的海鸥电动汽车上使用钠离子电池,这款汽车今年发布,仅在中国销售,起价约为11,000美元(按当前汇率计算)。

锂电池目前受到青睐的部分原因是其高能量密度——基本上,每磅储存的能量更多。然而,纯化锂也很昂贵,而且受供应和价格波动的影响。

此外,尽管提取锂的影响比石油和天然气要小得多,但开采锂确实有环境成本。

现在就进入钠离子电池。钠比锂便宜,而且广泛使用。钠电池没有锂电池的能量密度,但它们在低温下工作得更好,并且可以处理更多的充放电循环。此外,将钠加工成电池有可能更加环保,尽管这仍在开发中。

几家公司已经开始投资锂电池,包括比亚迪的竞争对手CATL。据报道,宁德时代宣布其钠离子电池将用于汽车制造商奇瑞即将推出的新车型。

虽然比亚迪与淮海的合作还处于早期阶段,而且仅限于小型电动汽车,但观察人士已经认识到这项技术的优势。

“钠将是未来的电池,”一位评论者写道。

另一位用户认为:“这很可能会改变游戏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