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3月份,中国第一批公募基金落地生根,开启了与资本市场休戚与共、砥砺前行之路。从萌芽破土到成熟,公募基金已走过25个春秋。25年,在历史长河中,不过弹指一挥间。对于中国公募基金行业而言,过去的25年是扬鞭策马,跨越式发展的25年。25年间,公募基金管理规模从0到27.7万亿元,一举成为全球第四大公募基金市场。在这大浪淘沙的25年,行业诞生了易方达、广发、工银瑞信等一批管理规模超万亿的“长跑选手”,它们以优异的业绩成功穿越牛熊、成为时间的见证者。

25载 大浪淘沙


过去25年,我国公募基金行业经历了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如今已成为资本市场的中流砥柱。

1998年,以国泰、南方、华夏等“老三家”基金公司的成立为标志,中国第一批基金管理公司诞生。

趁热打铁,开业不久的国泰基金和南方基金先后发起设立了规模均为20亿元的两只封闭式基金,金泰基金和开元基金。

之后,其他“老十家”基金公司陆续入局。1998年,华安基金在上海成立,博时基金、鹏华基金在深圳成立;千禧年后,易方达、广发工银瑞信等也相继成立。

随着新基金公司的不断成立,基金产品也如雨后春笋般崛起。

根据Wind数据统计,我国基金产品从1998年底的5只增长至2003年的100只,用了5年时间,从100只增长至2012年6月底的1000只,用了近9年时间,从1000只再到2022年6月底的10000只,用了10年时间。

产品的扩容也带来了规模的提升。从零起步,跨越25年,我国公募基金规模已超27万亿元,成为仅次于美国、卢森堡和爱尔兰的全球第四大公募基金市场。

截至2023年6月底,国内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44家,且出现多家管理规模超万亿的大型基金公司,易方达、广发基金、华夏基金、南方基金、工银瑞信等位列其中。

它们以稳健成功穿越牛熊、成为时间的见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