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山东频道

为引导学生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暑假期间,齐鲁师范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心乡汇服务队前往东营市广饶县大王镇刘集村,开展了以“红色足迹汲力量,青年力行传薪火”为主题的党史学习教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集村是中国早期基层农民革命斗争的先行村,保存了首版中文译本的《共产党宣言》,1925年春诞生了中共刘集支部,该支部是全省乃至全国最早成立的农村党支部之一,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从上个世纪到现在,刘集这片土地,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红色圣地”。

此次三下乡,心乡汇服务队来到了刘集村的共产党宣言陈列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心乡汇服务队成员们认真了解了《共产党宣言》在世界、中国、广饶传播、发扬的光辉历程。陈列馆的各种实物资料以及讲解员悉心的讲述为心乡汇服务队的同学们带来了一堂生动的“大思政课”,引导同学们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充分发挥了第二课堂的实践育人功能。

通过参观共产党宣言陈列馆,心乡汇服务队成员们追忆了我国首版中文译本《共产党宣言》在刘集村传播、使用和保存的艰辛历程,此次参观学习,引导和帮助了成员们在现实的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为更加深入地了解目前国家唯一一本在农村保留下来的《共产党宣言》中文译本背后的故事,心乡汇服务队拜访了共产党员刘世厚的孙子刘洪业。

心乡汇服务队还来到了中共刘集支部旧址参观,了解到刘集党支部在早期党的活动中为抗战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此次党史学习教育,心乡汇服务队成员们了解了首版中文译本《共产党宣言》在刘集的发展历程,重温了老一辈革命者与刘集的故事。心乡汇志愿服务队纷纷表示,作为“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一代人,我们更应该重走革命先辈道路,挖掘红色故事,学习红色革命史,弘扬革命精神,坚定理想信念,感悟初心使命,厚植爱党爱国情怀,传递奋进力量。(董坤 卢钰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