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开幕式部分嘉宾合影

8月16日上午,由中国国家画院、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作为指导单位,安徽省美术馆、《中国美术报》社联合主办的“第四届高峰之路——新时代中国画学术邀请展”在安徽省美术馆开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开幕式现场

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冯远,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徐涟,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何长风,以及 《中国美术报》社社长兼总编辑金新,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本次展览学术主持于洋,中国国家画院人物画所所长李晓柱,中国国家画院人物画所名誉所长王辅民,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原馆长、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方土, 中国国家画院理论研究所副所长陈明,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陈辉,辽宁省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喻国玮,中国国家画院外聘研究员、山东画院创作部主任贾荣志,中国国家画院外聘研究员、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党震,北京画院专业画家徐卫国,《中国美术报》社运营总监李回源,还有中国画学会副会长、安徽省书画院名誉院长王涛,一级美术师王仁华,安徽省文联副主席、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主席陈林,安徽省美术家协会原主席张松,安徽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丁力,安徽省文化旅游厅一级调研员何颂冰,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艺术处处长田冰凌等嘉宾出席开幕式。冯远、徐涟、金新、王涛、于洋分别致辞。展览开幕式由安徽省美术馆馆长王岭主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冯远致辞

冯远代表参展艺术家致辞,他表示,在新落成的安徽省美术馆共襄“第四届高峰之路——新时代中国画学术邀请展”开幕很有意义,并指出此届展览在前三届取得成功的基础上,策展团队提出了新的理念,即按照参展艺术家的齿序和作品质量遴选组织策划的创新思路,以中国古代经典画论中的专业术语冠名于不同生年的画家的组合板块。展览以业绩皎然的中青年画家的作品为主,同时兼顾了两端代群画家,既有成就卓著的画坛耄宿,也有崭露头角的青年才俊,诚所谓少长咸集、风采各异而济济一堂。他提出,欢迎理论更多地介入实践,也希望创作家能够跳出“技艺”层面,学会站在理性思辨的角度反观艺术创作,以实际行动助力中国画现代化的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徐涟致辞

徐涟代表中国国家画院向展览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并从20世纪中国绘画的艺术高峰出发,指出“新时代呼唤属于今天的艺术高峰”。作为当代中国美术创作与理论研究的主力军和国家队,中国国家画院建院42年来,始终坚持以推动中国文化艺术事业发展为己任,立足艺术本体、把握时代脉搏、回应时代需求、解答时代课题。《中国美术报》作为中国国家画院主办的专业媒体,率先就中国画创作如何从“高原”走向“高峰”开始深入探索,为促进艺术家树立“高峰意识”、探索通往“高峰之路”的路径与方法做出有益实践。同时,作为兼具学术性和专业性的媒体,《中国美术报》充分发挥了“桥梁”作用,整合、汇聚并调动创作、研究、教育、展览等各方资源、力量,形成了非常强大的展示场域,也成为美术行业和社会公众之间的传声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美术报》社社长兼总编辑金新致辞

金新代表主办方《中国美术报》社向支持此次展览的组织机构及各界同仁表示感谢,并指出,《中国美术报》始终坚持创刊时的办报理念与学术理想,以建设中国美术的精神家园、建立中外美术的互动平台为目标,以“弘扬中国美术精神,彰显中国美术气派,建立中国美术标准,创新中国美术风格”为宗旨,遵循“专业化、人文化、国际化、市场化、网络化”的办报理念,以展示国内外美术创作、研究的最新成果,助力中国美术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己任,并在近年全力拓展全媒体平台。在中国国家画院等专业机构的指导下,“高峰之路”展览作为《中国美术报》的一个学术品牌活动已经连续举办四届。本次展览旨在以作品呈现新时代中国画的学术文脉,系统梳理展示了新时代以来中国画创作取得的成就、面对的时代课题,以及在勇攀高峰之路上的探索轨迹,展现了新时代不同代际、不同地域中国画家的创作面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画学会副会长、安徽省书画院名誉院长王涛致辞

安徽艺术家代表王涛在展览致辞中表示,走向“高峰之路”是中国美术界的大事,安徽省美术馆作为安徽省的文化名片,举办“高峰之路”这样有层次、有格调的展览,无疑是对走向“高峰之路”的优秀实践,同时也非常高兴能够作为参展艺术家参与此次艺术盛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学术主持于洋致辞

此次展览的学术主持于洋在致辞中阐述介绍了展览的学术理念和板块设置,并表示以“时代之问”作为此届“高峰之路”展览的学术主题,实际上是带着“问题意识”观照新时代中国画的发展生态,将新时代以来美术创作新的特点、代表性人物、经典作品呈献给中国美术界。同时他谈道,“高峰之路”系列主题展览也见证了中国画坛南北各地的人物、山水、花鸟画科,老中青三代的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中国画家的艺术之路和学术发展。同时,作为一个专题性、学术性、研究性的展览走到今天,“高峰之路”系列展览在呈现方式、学术研究、板块策划等方面与时俱进,在实践中寻求规律,不断进步,既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和涵盖了当下新时代中国画发展的主要特点,也是对未来中国画学发展与中国画的当下呈现的汇总研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安徽省美术馆馆长王岭主持开幕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捐赠现场

开幕式现场,张松代表部分参展艺术家向安徽省美术馆捐赠作品,由安徽省美术馆副馆长刘文杨颁发捐赠证书。

随后,冯远、徐涟、何长风、于洋、金新、陈林共同启动开幕装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启动开幕装置现场

见证“高峰之路”,回应“时代之问”。展览聚焦“当代中国画的时代之问”,以代群为界,根据画家出生年代先后顺序,以中国传统画论概念范畴为题,设立“意境篇”“气象篇”“格调篇”“生韵篇”四个板块,分别对应“30—40后”“50后”“60后”“70后”四个艺术家代群,由著名美术理论家牛克诚、尚辉、高天民与展览学术主持于洋分别作为四个板块的学术召集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览现场

展览展出了崔振宽、李宝林、朱修立、姜宝林、郭志光、王涛、程振国、王西京、冯大中、许钦松、王仁华、冯远、张松、秦天柱、李学明、万鼎、范扬、张志民、白云乡、马书林、乐震文、胡石、林容生、喻国玮、陈辉、纪连彬、何加林、牛克诚、王辅民、张望、卢禹舜、梁明、方土、陈翔、贾广健、李晓柱、张继刚、贾荣志、袁学君、陈林、石峰、徐卫国、王平、林蓝、王跃奎、范治斌、翁志承、党震、杜松儒、周午生、孙震生、刘海勇52位艺术家的近170幅中国画作品。这些在各年龄段具有代表性的老中青三代中国画家的优秀作品和画学思想,鲜明地呈现出当代中国画的发展轨迹和新的时代经典,也回应了当下与未来中国美术的时代之问,展现出了新时代中国美术的璀璨成就和无限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术研讨会现场

开幕式结束后,“第四届高峰之路——新时代中国画学术邀请展”学术研讨会在安徽省美术馆举行。学术研讨会由于洋主持,近30位与会专家就“新时代中国画传承发展”为主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讨论和研究,对如何激活中国画的文化生命力、推动当代中国画的时代发展提供了可资参考的建议和思路。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10月7日,并将在展览期间围绕展览主题举办学术讲座、直播等多种互动活动,助力观众获得更好的艺术体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览现场

部分展出作品

(按年龄排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崔振宽 石敢当之八 240cm×120cm 2021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宝林 西域灵山系列之一 240cm×61cm 2023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修立 壮哉大别山 184cm×96cm 2022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姜宝林 映日 123cm×247cm 2021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郭志光 春来遍是桃花水 180cm×97cm 2016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涛 大江东去 198cm×244.5cm 2021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程振国 高原记游 240cm×120cm 2016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西京 舞韵系列 106cm×88cm 2022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冯大中 林间暖酒烧红叶 138cm×68cm 2012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钦松 太行列云 240cm×60cm 2015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仁华 送戏下乡 100cm×70cm 2022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冯远 古今志趣 74cm×33.5cm×2 2023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松 源远流长 68cm×136cm 2014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秦天柱 初雪 90cm×180cm 2014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学明 醉花阴 240cm×120cm 2023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万鼎 正月里的黄土地 157cm×145cm 2023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范扬 海钓归来 246.5cm×483cm 2014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志民 问山 220cm×62cm 2018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云乡 衡阳雁去 136cm×68cm 2022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书林 齐天大圣 136cm×68cm 2023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乐震文 梢云耸百寻 120cm×240cm 2020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胡石 芙蓉游鱼 92cm×173cm 2023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容生 山水间 178cm×96cm 2022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喻国伟 海上日出 180cm×97cm 2023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辉 堂前故影 200cm×160cm 2018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纪连彬 圣山 177cm×96cm 2021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何加林 溪山归隐 136cm×68cm 2021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牛克诚 夏山浓丽 136cm×68cm 2021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辅民 威武出征图 68cm×45cm 2020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 望 人与自然系列 33cm×44.5cm 2 023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卢禹舜 覆天载地 四方八极 六合九州 大道不孤 天下大同系列 270cm×136cm 2022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梁明 斜阳山雨外 178cm×96cm 2022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方土 暗香 136cm×272cm 2022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翔 春心伴侣图 170cm×29cm 2018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贾广健 晚池留华画荷衣 68cm×68cm 2021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晓柱 极炫系列之一 180cm×50cm 2023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继刚 雨后山色新 70cm×46cm 2022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贾荣志 细雨入楼堂 136cm×68cm 2023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袁学君 又见南山 240cm×200cm 2022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林 春风十里 235cm×120cm 2018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石峰 飞瀑正拖千嶂雨 180cm×97cm 2022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卫国 曲径通幽处 180cm×96cm 2021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平 百二河山雄上国 240cm×200cm 2021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蓝 春天 140cm×140cm 2022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跃奎 一江碧水送秋色 34cm×45cm 2023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范治斌 归牧 200cm×50cm 2023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翁志承 浮尘系列之一 68cm×68cm 2023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党震 北山晴雪 128cm×84cm 2022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杜松儒 无名山 247cm×242cm 2023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午生 晓露天香 165cm×100cm 2021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孙震生 时光海 80cm×142cm 2022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海勇 诗品印象·疏宕 270cm×96cm 2022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安徽省美术馆

《中国美术报》社

学术主持

于洋

策展人

李回源 王岭

学术召集人

牛克诚 尚辉 高天民 于洋

开幕时间

2023年8月16日9:30分

展览时间

2023年8月15日—10月7日

展览地点

安徽省美术馆

编辑 | 闫 君‍‍‍‍‍

视频 | 闫君、张乐图

制作 | 冯雅颖

校对 | 安亚静

二审 | 马子雷

三审 | 冯知军

《中国美术报》艺术中心内设美术馆、贵宾接待室、会议室、茶室、视频录播室,背靠中国国家画院,面临三环,功能齐全、设备完善,诚邀您到此举办艺术展、品鉴会、研讨会等活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54号

联系人:颜培大

联系电话:010-68464569 15711102835

《中国美术报》为周报,2023年出版46期。邮发代号:1-171

1.全国各地邮政支局、邮政所均可订阅,230元/年

2.直接向报社订阅,发行联系人:吴坤 电话: 13071178285

新闻热线

电话:010-68469146

邮箱:zgmsb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