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冯康

1997年春,曾获最高数学奖菲尔兹奖(被称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的美籍华人数学家丘成桐,在清华大学作报告时说:中国近代数学能够超越西方或与之并驾齐驱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主要是讲、能够在数学历史上很出名的有三个,一个是陈省身教授在示性类方面的工作,一个是华罗庚在多复变函数方面的工作,一个是冯康在有限元计算方面的工作。

丘成桐提到的这三个名字当中,冯康的身世最为坎坷。1920年9月9日,籍贯浙江绍兴的冯康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上大学时,他兼修了电机、物理、数学三系的主课,这一基础背景对他后来的发展起了独特的作用。

如果一位学者一直都在数学系学习,那么在以后的应用数学研究中,常常会因为缺乏物理和工程知识而遇到障碍;从事工程和应用物理的研究的学者,也常常会由于数学知识的欠缺,无法迅速和巧妙地解决遇到的数学问题。

但是,就在大学期间的1941年,脊椎结核病侵入冯康风华正茂的身体。这是由结核杆菌侵入骨或关节而引起的化脓性破坏性病变,使其脊椎出现了明显的弯曲。冯康后来回忆说:“这一时期因骨结核病经年久患失医,形成残废,同时接连几年痢疾不断,健康情况特别坏……”

后排左八为冯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排左八为冯康
1953年访问苏联。左二冯康,左三华罗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3年访问苏联。左二冯康,左三华罗庚

庆幸的是,到了1945年秋天,在没有服用任何药物的情况下,靠着自身抵抗力,冯康化脓的伤口居然奇迹般地愈合了。他再次站了起来,只是留下了驼背的终身残疾。

1945年后,他先后在复旦、清华等大学任教;1951年起到中科院工作。此间,他先后受教于陈省身、华罗庚和苏联的Л.C.庞特里亚金。

黄河上的刘家峡水电站是中国第一座超过百万千瓦级的大型水电站,也是中国第一个自己设计、施工、建造的超百米的大型混凝土坝。中科院计算所承担了水坝工程的计算之后,投入了大量精力,却长期进展缓慢。

后来,冯康提出用变分原理进行差分计算的思想,带领同事们掀起了钻研与探讨差分方法的热潮,经过攻关、使得水坝计算的系统研究终于有了满意结果。刘家峡大坝截流成功时,参与这次计算的人员收到一份落款为“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小组”的明码电报,祝贺和表彰他们在刘家峡水电工程建设中的突出贡献。

著名的有限元方法,就是冯康在指导与总结刘家峡水坝计算的过程中发现的。这一方法的发现奠定了冯康在计算数学界的国际地位。

冯康还是两弹一星的幕后英雄,他担任业务指导的中科院计算所三室、当时承担了大量的计算工作。张劲夫在1999年5月6日《人民日报》发表的《关于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的回忆》一文中特地写道:“‘两弹一星’的真正功臣,还有原子能所的著名物理学家王淦昌,物理学家彭桓武、朱洪元,科学院的数学家关肇直和冯康……”

1933年,冯康姐弟(左起)冯焕,冯慧,冯康,冯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3年,冯康姐弟(左起)冯焕,冯慧,冯康,冯端
左起:冯端夫妻(陈廉方)、冯母、冯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左起:冯端夫妻(陈廉方)、冯母、冯康
冯门四杰:冯焕博士,冯康院士,冯端院士,冯慧教授,叶笃正院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冯门四杰:冯焕博士,冯康院士,冯端院士,冯慧教授,叶笃正院士

1993年8月17日,因过度劳累、在浴缸前不慎滑倒的冯康,住院一周后、终因后脑珠网膜大面积出血,不幸在北京病逝。此去经年,如去愿冯先生安息!

后及

在根据狄多涅的纯粹数学全貌和岩波数学百科全书、综合量化分析得出的“二十世纪世界数学家排名”中,进入前200名的中国人(含美籍华人)共有7位,即:陈省身、华罗庚、冯康、吴文俊、周伟良、丘成桐、萧荫堂。

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在北京举行,时任国际数学家联盟主席的帕利斯在开幕式上说:“中国数学科学这棵大树是由陈省身、华罗庚和冯康,以及谷超豪、吴文俊和廖山涛,及最近的丘成桐、田刚等人培育和奠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