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三十三岁那年回家奔丧,夏天的时候,与年长他十一岁的李白在东都洛阳偶遇。当时,李白为高力士所谗,刚被唐玄宗赐金放还。杜甫也是屡试不第,报国无门。诗圣与诗仙相遇,可谓是“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由于有相同的坎坷遭遇,而且情志相投,二人惺惺相惜,遂相约同游梁宋。这一路下来,杜甫十分仰慕李白,李白也十分爱惜杜甫的才华,二人无话不谈,大有相见恨晚之意,彼此结为知己。第二年,二人又一次邂逅,再次相约同游齐赵,他们一同驰马涉猎,赋诗论文,相爱如兄弟。这年秋天,杜甫与李白在鲁郡(今山东兖州)相别。杜甫写下了一首《赠李白》,李白也写下了《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诗。诗云:“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从中流露出依依惜别的深情。这与杜诗中的“秋来相顾尚飘蓬”句,可以参照。杜甫的《赠李白诗作原文如下:

秋来相顾尚飘蓬,
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
飞扬跋扈为谁雄。

这首诗的大意是:秋天的时候,我们挥手作别,相互打量着对方,彼此都是像飞蓬一样到处飘荡。丹砂没有成功地炼成仙药,不禁感到愧对道家仙人葛洪。痛快地饮酒,狂放的歌唱,白白地虚度大好时光。不守常规,狂放不羁,像您这样意气豪迈的人,如此称雄到底是为了谁?

杜甫这首《赠李白》是一首赠别七言绝句,也是其最早的一首七言绝句。整首诗主旨是慨叹二人漂泊不定,学道无成。表面上看来,似乎是在规劝李白:要像道家葛洪那样潜心于炼丹修仙,不要痛饮狂歌、虚度时光,何必飞扬跋扈、人前称雄。实际上,言外之意却是:李白虽尽日痛饮狂歌,却不为权贵们赏识;虽心雄万夫,而何以称雄?虽有济世之才,然焉能施展?从而表达了自己对李白才情的赞叹,以及对李白不为所用的惋惜之情,当然也有对自己遭遇的叹息之情。全诗沉郁有致,抑扬顿挫,先抑后扬,跌宕起伏,节奏流转,气势飞动,感情丰沛,感慨万千,言简意丰,韵味无穷,突现了一个狂字,显示出一个傲字,形象生动地揭示了李白“傲骨嶙峋,狂荡不羁”的鲜明性格和气质特征,简直就是李白一生的小像,生动地概括了李白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