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浍河的传说——刘正良

据史书记载,浍河是隋炀帝大业六年(公元610年)开凿的连接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水系的漕运渠,有“岁嘈江、淮、胡、浙运米百万及东南之乡,百物众宝不可胜计”的记录,也是唐、宋、元、明等多个朝代的传统水运线路,在中原文化及经济、政治发展中均具有一定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浍河,古称涣水、浍水,因水中含有多种矿物质,在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彩光闪耀、似画如诗而得名。在《浍水述异志》中就有:“睢涣二水波纹皆成五色,其人多文章”的记载。

浍河源自夏邑县蔡油坊,经酂城南、王集南,新桥集北、黄口北,在李口集南流入安徽省濉溪县境,最后在五河县合沱入淮。全长约240公里,其中永城境内长47.2公里。

在永城市黄口镇,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2000多年前,这里3年大旱,颗粒无收,浍河两岸人民饥寒交迫,树皮、草根全部吃光,许多人卖儿卖女,乞讨他乡。

一老汉实在不忍看许多亲人饿死,便走到村后的龙王庙前长跪不起,乞求龙王降雨,解饥民于危难。

一天,两天……老人家连跪七天七夜,竟跪死在龙王庙前。

龙王听到这个消息后,亲自驾云到民间一探究竟,当他看到处处饿殍横途,龙王庙前的老人死后仍保持跪姿时,愧疚和悔恨涌上心头,竟一跟头栽了下来,落在一片荒野中。

附近老百姓听说龙王落到荒野中,纷纷强拖病身,从各自家中取出仅存的救命水倒在龙王身上。

龙王醒来后,看百姓们在如此困苦条件下还这么善良,流下自责的眼泪,急忙运气起身,腾云空中,洒下万顷甘霖。

旱情缓解了,庄稼重吐绿叶,万千灾民从四面八方返回故里。

后来,因龙头掉落处砸成一个坑,人们便叫“龙头滩”;龙尾落的地方,形成一片洼地,人们便叫“老龙窝”;龙悔恨流下的眼泪落在了浍河南岸,从此泉水不断,特别是每到春季,泉水喷出一丈多高,响声可闻数里,人们便称之为响泉。

清代永城文人吕永辉,目睹响泉奇景后,激动不已,见景生情,写下《浍水春声》一诗:

横前一带启容光,四序皆春泉脉长。

自古源流分睢涣,从来色泽焕文章。

剖符调水冬犹暖,泛宅垂纶夏亦凉。

两岸蒹葭六柳桥,伊人多在白云乡。

包河的故事——刘正良

包河,起源于梁园区黄河故道南侧的谢集乡张祠堂村。东南流经梁园、睢阳、虞城、安徽省亳州市,于卧龙镇前顾厂注入永城,后经宰桥南、裴桥、马桥,至安徽省濉溪县临涣集汇入浍河。全长175公里,其中永城境内长39公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包河从古黄河湿地中流出,历史上洪涝灾害频发,两岸多为湿地,一开始称“泡河”,意在湿地中长期“浸泡”的河。后来,历经治理,许多湿地变成绿色的草场,人们就把“泡”字中的三点水换成了“草”字头,成为“苞河”,又叫“苞水”。

相传宋嘉祐年间,陈州(今河南省淮阳)等地,旱、涝、蝗灾害叠发,庄稼颗粒无收,饥民成队,饿殍遍野。时任右谏议大夫、御史中丞的包拯上奏《请免陈州添折见钱疏》,向朝廷反映了陈州粮食歉收、灾情严重的情况。

朝廷根据包拯的奏请,委任包拯为赈灾节度使,全权负责赈灾物资的筹办、发放等事宜。

包拯筹备的救灾物资刚运抵归德府(今商丘)西,便遇到了大雨,道路泥泞,运粮车队无法行进。

情急之中,包拯火速调集一批船只,改陆运为水运,沿苞水经商丘、虞城等地向陈州运送。

此时,盘踞在陈州的曹国舅正利用灾情囤积粮食、抬高粮价,以图在灾民身上榨取更多的血汗钱。

听到钦差赈灾队伍即将抵达陈州的消息,曹国舅恐坏了自己的发财美梦,便串通官府,紧闭城门,严查来往行人,凡外来人员一律不准进城。

赈灾钦差临城,官府不但不远迎,反而拒绝赈灾队伍进城,如此反常的情况,令包拯十分气愤。

为查清实情,尽快开展赈灾工作。包拯装扮成当地歌妓的随从,帮歌妓背着手鼓等乐器,混进城中。因当年包拯正是45岁,这就有了“四十五,老包背着王八鼓”的说法,时至今日,豫东民俗仍认为人到45岁是“倒霉年”,中年男人每至此年龄,都要“穿红衣服避灾”,且从不说自己45岁,而虚言46岁或47岁。

包拯查清实情后,亮出身份,怒斩曹国舅,很快大批饥民得到救灾粮食。远近民众闻信无不称颂。这便有了后来的《陈州粜米》《包公下陈州》《包公放粮》《斩国舅》等戏曲故事。

人们为感念包拯为民请命,怒除贪官,救民于水火的千秋功德,便将苞河改称为包河。时至今日,只要一提包河,许多群众都能脱口而出,那是当年包拯陈州放粮的那条河。

王引河的故事——刘正良

王引河源自安徽省砀山县陈堤口,流经条河、芒山、薛湖、刘河、陈官庄、苗桥,在安徽省濉溪县与沱河相汇后流入新汴河,全长80公里,其中永城境内长40.1公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引河原名王引沟。相传西汉时梁孝王刘武,因同汉武帝刘彻争夺皇位继承权时失利,一时心灰意冷,便耗费大量人力、财力修建方圆三百里,集亭台、山水、奇花异草、珍禽异兽、陵园为一体的皇家园林——梁园。并将开发重点集中于千里平原一点高的芒砀山。因当时芒砀山周边常年干旱,几座小山包孤零零的缺乏灵气,梁王便组织开挖了一条绕芒砀山东去的沟渠,取名为王引沟。

新中国成立前后,安徽、河南两省几经协商,由安徽省砀山县在陈堤口附近扒开沈堤,将原属于碱河水系的巴清河、大沙河等水引入王引沟,进一步扩大了王引沟的集水面积。1952年,便改王引沟为王引河。

2018年8月17日至20日,受台风“温比亚”的影响,永城全市普降暴雨,平均降雨量达到了229.3毫米,其中芒山镇降雨359.2毫米。王引河芒山镇监测站监测河道水位已超出警戒水位4米。

2018年8月19日凌晨,王引河薛湖镇张大庄段,河水已接近堤顶。

洪水漫堤决坝,水淹村庄的险情千钧一发!

在此情形下,市公安局立即组织300多名民警急赴王引河畔张大庄村。

裹挟着泥沙草叶的王引河水翻滚着一个个巨大的旋涡,在咆哮东去的同时已接近堤顶,正在上侵堤面,洪水随时都可能冲过堤顶,冲进一户户正在熟睡中的群众家中。

险情十万火急!

300多名民警赶到王引河畔张大庄村后,他们毫不犹豫地加入到了救援队伍中。

经过三天两夜的激战,险情终于排除,凶恶的王引河水低下身段,向东流去。

看着稳固的堤防,逐渐下退的河水,民警们这才有心思互相审视:在泥水的浸泡中四肢已发白肿胀,上面布满了蚊虫叮咬的鼓包和树枝、砖块划破的血疤;一张张原本或帅气或秀嫩的面容,因连续熬夜,个个面色萎黄、两眼血丝……

听说抢险的民警就要撤离,附近的村民急忙赶来,眼含热泪拉着民警们的手说:“为了群众的安全,你们太辛苦了。没有你们,俺连家都难保,谢谢,谢谢你们!”

来源:市民政局 市融媒体中心 联办

图片:永城市摄影家协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