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知道,国画通常是画在宣纸或者丝绢上,但是画在桑皮纸上的中国画你见过吗?桑皮纸是什么来历?画在桑皮纸上的国画和画在宣纸上的国画又有什么不同呢?8月18日至10月15日,由新疆国画院和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共同主办的“桑皮纸上的中国画——全国名家作品展”在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0米层17号展厅举办,我们可以尽情领略桑皮纸国画的魅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览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览现场

桑皮纸被誉为人类文明的“活化石”,它是由桑树皮为原料做的纸。汉代,桑皮纸从中原传入西域。由于桑皮纸具有写字作画千年不褪色、防虫蛀、不怕潮等特性,因此使用非常广泛,除作普通纸外,还用于高级装裱、制伞、制扇等。2006年,新疆桑皮纸制作技艺被首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新疆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亚里昆·哈孜认为,桑皮纸制作是中国造纸业的一部分,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文化传承。

亚力昆·哈孜《来自北京的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亚力昆·哈孜《来自北京的信》

桑皮纸独有的特性,注定了它要和中国画结缘。近十年来,在新疆国画院的组织下,众多国内外画家在桑皮纸上精心作画。

那么,桑皮纸上作画会有哪些独特之处,跟宣纸国画相比有哪些不同之处呢?

新疆教育学院艺术学院院长褚晓莉表示,桑皮纸淡黄的色泽,粗纤维的质感,令人想起新疆的戈壁、沙漠、风蚀峡谷等地形地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褚晓莉《回首春归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志天《不老的歌》

新疆国画院执行院长李志天认为,在桑皮纸和宣纸上创作中国画各有韵味,桑皮纸特性突出,既可充分用水,表现淋漓尽致的墨韵,又可大胆设色,画出五彩缤纷的重彩。无论工笔、写意、重彩在桑皮纸上都能呈现出美妙的效果。

本次展览中,有一系列以“天山”为主题的作品,传统国画中,对雪山的表现多用留白方式,而在桑皮纸上,则可以用白色颜料勾勒晕染,更显厚实、壮美。新疆大学书画研究院院长、新疆国画院副院长王钧兵的参展作品《天山春色》,就是利用桑皮纸独有的特性,巧妙地以水、墨、色反复叠加,以突出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增友《天山月色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曹小钦《风雪奔牛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理国《起舞拉里昆》

参加本次展览的,有来自新疆和全国各地的美术名家,他们以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人文风情及援疆成果为题材,绘就了100余幅桑皮纸国画佳作。本次展览是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海上观潮”艺术系列大展的重要展项之一,也是近年来在上海举办的首个以桑皮纸为创作媒介的美术展览。

陈翔《疆山大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翔《疆山大美》

上海本地的15位艺术家首次体验了桑皮纸创作,如工笔人物画家马小娟、山水画家汪家芳、花鸟画家陆春涛等。他们都表示,桑皮纸的纸面较粗粝,吸水性强,特有的色泽与自身纤维的肌理感,令美术作品产生出别样的表现力,也能为今后的创作带来一些思考和启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小娟《远古的天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庞飞《早春》

上海青年画家庞飞的作品《早春》,利用桑皮纸的特点,先大块泼墨,然后用重笔勾写树枝,分出画面层次,再点缀绿色新芽和林间小鸟,展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早春意象。

为了让观众更好了解千年非遗桑皮纸的魅力,展厅内还特设互动区域,展示桑皮纸的制作过程。

桑皮纸上的中国画——全国名家作品展

时间

2023.8.18—10.15

地点

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0米层17展厅

主办

新疆国画院

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