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吉安市井冈山市拿山镇坚持党建引领,通过“党委统领、支部引领、党员带领”机制,将党建和产业联盟深度融合,破除了在产业推进过程中党建引领力度不均、产业抱团发展意识不浓、带富能力不强等问题,有效助力了乡村振兴。

民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民宿

一是抓融合,使产业“聚”起来。以党组织为纽带,聚焦首位产业和相关龙头企业,打好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协同发力组合拳。完善产业链,按照业缘相关、地缘相近、趣缘相投的原则,遴选出九丰农业、草莓种植基地、井冈山蜜橙种植基地、鳗鱼养殖基地、黄桃种植基地、井冈蜜柚种植基地、长塘古韵民宿等8个产业企业和专业合作社,探索组建了规模达5000余亩的产业联盟,形成串点成线、连线成片的产业集群。健全人才链,建立健全“党员树榜样,党员传帮带”机制,定期组织各党小组开展企业管理、技术交流、人才培养、信息互通,促进党员与人才结对、党员与人才成为师徒、党员助力人才成长、党员引领人才助力乡村振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以来,共开设农业技术专业培训4期,培训200余人次。保障资金链,采取向上争、自己挤、社会捐等方式,设立20余万元示范带建设基金,建设了一条“坐在车上感受红色能量,走在路上收获红色知识”的“党建+产业联盟示范带”,并在九丰农业集中打造一个集议事、培训、展示、科普于一体的“党建+产业联盟”综合示范点,建立联盟章程、运行机制、议事规则制度,充分保障“产业联盟”做强做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是抓服务,使组织“动”起来。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通过“信息共享、技术共培、人才共育、发展共促”,不断凝聚产业发展合力。开展“党建+共享”服务,在产业联盟的推动下,8家联盟单位组建了微信交流群,实时交流经验技术,共同解决难题。比如针对农业产业用工季节性差异问题,通过产业联盟统一协调,形成人力资源有效整合,使群众月月都有事做,人人都可务工。截至目前,已协调企业用工300余人次,帮助解决产业发展问题30余个,群众每年可从联盟企业中获得1060余万元收入。开展“党建+培训”服务,探索建立了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师资库,依托现有产业平台,通过“流动讲堂”“生产课堂”“产业连万家”等方式,定期开展各类技术培训。因地制宜打造蔬菜、井冈蜜柚、草莓、鳗鱼、蜜橙、黄桃、民宿等生产经营类精品课程,努力将产业联盟打造成“支部书记双带头培养示范基地”“人才孵化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开展“党建+发展”服务,为联盟企业内的外地企业主颁发“荣誉村民”证书,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聘任联盟内的技术骨干为科技带头人,为全镇产业发展提供强劲技术支撑,同时,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企业、集体、群众利益共同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是抓建设,让产业联盟“强”起来。通过党建引领,大力整合产业链党建资源,使党的组织生活与产业联盟的经营活动有机融合。抓支部强堡垒,依托现有农业产业平台,由党委书记任“产业联盟”党支部党建指导员,建立党员结对帮扶制度,根据党员的能力特长定岗定责,建立党员责任区、党员致富带头人示范基地等,使党员与合作社、产业基地、群众结对帮扶,充分发挥党员敢闯敢干的劲头和带领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今年以来,共有8名产业致富能人和技术骨干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抓整合强实力,通过党建引领,大力整合产业链党建资源,发挥联盟企业合力,建立完善产业联盟内部利益联结机制,壮大抗风险能力,实现抱团发展。截至目前,在产业联盟的带动下,全镇10个行政村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均10万元,其中3个村突破15万元,村集体增收60余万元,实现了村集体和群众增收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