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希画廊将携手青年艺术家赵煜亚举办“偶性生命 Accident”——赵煜亚个人作品展,展览将于2023年9月9日开幕,持续至2023年10月10日。本次展览中,艺术家将以跳跃绚丽的艺术形式和活泼鲜艳的色彩诠释“偶性”这一哲学命题。

偶性生命 Accident 宣传海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偶性生命 Accident 宣传海报

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提出了实体与偶性的相对概念,霍布斯和马克思在其之后也同样对“偶性”这一概念作出过探讨。几位哲学家对偶性的观点并不是一致的,以霍布斯的观点解释,偶性不是附属于实体的,而是生长于实体内部并且能与之互相影响的一种物体属性。天然的生命存在处于社会环境下,往往在自愿或非自愿的、主动或被动地被社会所支配,被洪流所淹没,被时代所倾轧。在这样庞大又错综复杂的干预和裹挟里,个体的存在似乎早就被消解,被长时间的浸泡而改变……这些被改变,或是被修改的部分类似于哲学中偶性这一概念。

不遗忘曾经窒息 Never forget the epidemic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遗忘曾经窒息 Never forget the epidemic

鲜活的色彩和华丽跳脱的创作形式,使赵煜亚的艺术如同扑面而来的火焰,猛地吸引着观赏者,以花团锦簇的斑斓画面,堆叠着对美的欲望,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台湾策展人、批评家简丽庭也提到,“面对赵煜亚的作品,往往被它们炫丽的形式所吸引……这些作品悬挂在墙上,既像绘画又像浮雕。它们本身的丰富色彩、立体造型所产生的光影,以及其他拼贴材质各异的特性,汇集成一种特殊的视觉经验。”直觉化的色彩运用使观赏中的知觉主体进入物我交融的状态,沉迷于对色彩的感知,进入对物的深层探索之中。

艺术家对于生命的诠释聚焦于其作品中所用的材料——羽毛、贝壳、树枝、珍珠等,都是生命消逝后其存留在物质世界中的生存证据;而亮片、金粉、丝绸则具有人工性质,两种材料的交融隐含“生命在被修改、被作用”的意味,从而体现时代浪潮干预下,生命中千变万化的“偶性”。

本次展览艺术家——赵煜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次展览艺术家——赵煜亚

艺术家简介

1994年出生于四川;2020年于四川音乐学院川音成都美术学院水墨山水专业获硕士学位;现工作生活于上海。赵煜亚在画面中传递了其个人的情感经验和生活轨迹,带有一定的自传性,毫不忌讳形象和物品自身的气息以及它们的象征意义。

艺术家的作品在近年来多次在各地展出,包括美国夏威夷、中国北京、上海、成都等地展出,曾受四川电视台之邀专访。2023年在成都里格艺术岛,举办个展“突袭”。

沼泽 Swamp NO.2 综合材料 Comprehensive materials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沼泽 Swamp NO.2 综合材料 Comprehensive materials

关于南希画廊

本次“偶性生命——赵煜亚个人作品展”将于2023年9月9日在陆家嘴银城路66号Gala Mall南希画廊开展,届时欢迎广大艺术爱好者前来观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