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把展厅变成片场、剧院,甚至密室逃脱游戏!沉浸式打开广州城中村、北京怀旧影院、"元宇宙"乌托邦……浦东美术馆近日启幕的本年度第三个重磅大展"曹斐:潮汐宙合",是浦东美术馆自开馆以来的首个影像与媒体艺术大展以及首个女性艺术家个展,邀请人们在多元时空穿行,重拾热烈的想象力。

曹斐是当下最受国际关注的中国当代艺术家之一。她的作品融合社会评论、流行美学,参考超现实主义并运用纪录片拍摄手法,反映当代中国社会飞速发展的变化。曹斐也是首位在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举办个展的中国艺术家,她曾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PS1分馆、香港大馆美术馆、英国伦敦蛇形画廊、巴西圣保罗州立当代美术馆等众多国际大馆举办个展。此次在浦东美术馆的这个展览,是曹斐首次在上海举办大型中期回顾展,也是她迄今最大的个展。值得一提的是,曹斐与上海的缘分可以追溯至24年前,她参加的第一个展览就是2000年的上海双年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览名称"潮汐宙合"暗合了曹斐创作中的精神气质,一种开放、包容且持续演进的世界观。曹斐善于尝试把握不同时代的脉搏,从不同角度切入当代现实,从技术到情感,从身体到文化,从日常生活到数字时空,打造出一个包罗万象且无限延展的多元世界。展览完整梳理与展示了曹斐跨越近30年的艺术实践,艺术家充分利用美术馆整个二层空间,以"非线性"式排布,用更富有弹性的视角勾勒出其艺术实践的深度轮廓。展览围绕"时间""身体"与"技术"等系列主题展开,囊括了曹斐多个长期重要项目,具有代表性的系列包括"珠三角"时期的早期作品,以"人民城寨"为起点的"元宇宙"数字虚拟时空,以及研究性项目"红霞"等。此外,展览中有7件作品为全球首次展出,13件/组作品为国内首次亮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8年出生于广州艺术之家的曹斐,伴随着改革开放最前沿的浪潮成长。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正是珠三角地区高速发展的巨变年代,这样的环境直接影响了曹斐的早期创作。在二楼镜厅——这个可以眺望上海城市景观的空间之中——呈现了1995至2005年期间,曹斐十多件比较鲜为人知的早期作品,如她记录广州城中村的实验影像纪录片《三元里》(2003)。2006年《谁的乌托邦》是曹斐的代表作,作为一名驻地艺术家,她在位于广州佛山的欧司朗灯泡厂驻留半年,亲身体验了当代工厂生活。她深入了解了中国新工人阶层的真实状况,在整个珠三角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感知社会疾速发展之下每一个个体小人物的梦想与英雄主义。搬去北京之后,她的创作背景从珠三角辐射开来,也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得更加复杂与多元。"红霞"(2015-2024)作为曹斐的长期研究项目,将艺术家对于身份与身体的探讨,对于都市空间的体察,对于劳动与工厂的关注,对于技术与媒介的迷恋,都融汇其中,如同一座"记忆宫殿"。在本次展览中,曹斐正在进行中的最新项目《疾飞》(暂定名)首次与观众见面,呈现一种新型的"农业未来主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次展览尤为强调曹斐现实与虚拟融合的作品——而曹斐早已是元宇宙这一虚拟领域的先行探索者。从2007年开始,艺术家就将整个时代折射进数字世纪,创制了一个个虚拟世界。2022年,随着"元宇宙"被更多人所接受,艺术家将注意力重新放回赛博空间:在影像《元纪录》(2022)里面,曹斐记载人们关于"元宇宙"不断演化的看法;在"多托邦"系列(2022-2024)之中,她将不计其数的乌托邦领域在元宇宙中重叠和交错;而在双频影像《Oz》(2022)中,艺术家新的数字化身——一个精巧的雌雄难辨之人——盘旋在电力的气团中,作为机器、章鱼和类人生物的集合,这一后人类造物散发着从容的气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曹斐这种"创制世界"的兴趣,不仅仅发生在虚拟数字宇宙,亦呈现在本次展览的现实空间之中。整个展览的设计都根据浦东美术馆的特定空间量身定制,呈现出老科幻电影中的复古未来主义。它可以是岛屿,是迷宫,是剧场,抑或是一座游乐园。这种开放性与游戏性试图持续制造出"迷失"与"偶得"的经验,令人能够以更为互动与沉浸的方式参与到曹斐的创作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范昕

文:范昕 图:展览现场 编辑:许旸 责任编辑:邢晓芳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