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是一个历史知名度很高的姓氏。在唐代,“河东裴氏”家族宰相频出,显赫一时。

在胶东半岛范围内,裴姓的规模不算大。笔者暂时只知道蓬莱、文登等地有较成规模的裴姓分布(比如蓬莱南王街道的宿驾埠村就有裴姓居住)。其中,蓬莱裴姓在历史上还曾出过相当数量的功名人物。本文就以清道光版《蓬莱县志》为参考,对当地裴姓功名人物进行简要列举。

总体而言,蓬莱裴姓历史人物以“武职”为主,不过也有“以文入仕”的例子,并且年代相当早。根据记载,早在明永乐年间,蓬莱县就出过一位叫作“裴景宗”的贡生。他后来曾担任过新昌县(浙江)的主簿。而到了明成化年间,蓬莱裴姓又出了一位贡生裴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后来,大约在正德、嘉靖时期,蓬莱裴姓又涌现出一对父子功名人物。父亲叫作裴镗,由指挥升任德州守备都司;儿子叫作裴虞度,也由指挥升守备。

至明万历年间,蓬莱裴姓考取一位武举人,他名叫裴殿邦,系乙卯科(万历四十三年)中举。

从明末至清代前期,蓬莱裴姓沉寂了一段时间,不见有族人获取较大功名。一直到了乾隆年间,这才又出现一位官宦,就是出任河南守备的裴袭纯。此外,还有一位名叫裴曰焕的人物,曾出任武定营把总,嘉庆五年补行营守备。后来在四川刘家沟剿捕教匪阵亡,恩袭云骑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明代中期裴镗和裴虞度世袭“指挥”的履历来看,裴氏似乎是因从军而定居蓬莱(与明代登州卫众多军户家族相似)。不过,除了这父子俩之外,蓬莱县志中并无其他裴姓担任明代世袭军职的记载。裴姓先祖何时迁来,明代共传承几代?暂时不得而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者,从一般逻辑推断,洪武、永乐年间的贡生,出自当地旧有的“世家大族”的可能性较大。而裴景宗既然早在永乐年间就以贡生的身份入仕,说明其家族大概率在明代之前就已定居蓬莱。这一点与后来裴镗和裴虞度父子的履历多少有些“不符”,令人不好理解。

当然了,还有一种可能是:蓬莱县志当中记载的裴姓人物并非都来自同一家族,也就是说,裴景宗与后来的军职裴姓属于两个不同支派。具体情况究竟如何?或许只有找到详细的族谱才能获取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