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是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的发祥地和全国出版重镇,从19世纪中叶开始,上海就成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壮大的一个缩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海出版年刊(2022)》书封

8月21日,上海出版年刊系列第三本——《上海出版年刊(2022)》在上海书展举行新书发布会。上海市书刊发行行业协会副会长、秘书长汪耀华,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馆长赵书雷,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总编张树,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出版与文化系教授邓香莲,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副馆长张霞等嘉宾为新书揭幕。本书电子版也同步在上海出版信息库中更新。

从2021年起,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就与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合作,由汪耀华担任执行主编,每年出版一本反映上海出版行业现状的“上海出版年刊”,忠实记录一年间上海出版、印刷、发行、活动和获奖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汪耀华副会长和张树总编为《上海出版年刊(2022)》新书揭幕

在首发式上,邓香莲对年刊中收录的2021年度的《上海市新闻出版产业报告》做了深度解读:近三年来,受各种因素影响,上海市的图书整体营收大幅下降后反转上扬;上海的数字出版业务持续增长,经过大幅上涨后,涨幅放缓;上海出版业由融合出版向融媒体产品转向和发展。

汪耀华介绍了《上海出版年刊》的编纂情况:全书设置大事记、年度报告、专稿、新店图册、论点选刊、行业视点、推荐书单、年度主要获奖情况一览、人物等章节,梳理众多以前传播范围较窄、容易散失的一手资料,使许多出版行业中的细节和数据可以在较近的时间范围内得到查证和存留,成为逐年累积的资源。再配以上海出版信息库,这些信息可以便捷地为行业人士和关心上海出版业的人们所使用,充分发挥它们的史料价值和社会价值。

孤立的数据一旦用时间的长河连缀,其研究分析价值则呈几何级数增加。三年以来,从《上海出版年刊(2020)》到《上海出版年刊(2022)》,“上海出版年刊”系列逐渐为出版研究机构关注和收藏,被视为蕴含丰富、可信可用的文化信息库,为行业发展、领导决策、教育科研提供了多方位的服务。

比如,《上海出版年刊(2021)》首次增加了高校出版编辑专业年度工作总结和“上海阅评”部分;《上海出版年刊(2022)》加入了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实施整体搬迁的记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活动合影

2021年上海出版新人奖获得者、上海交大出版社总编助理兼人文社科分社常务副社长崔霞,介绍了自己作为上海出版人,如何从负责稿件编纂、流程管理、作者组织,逐步进入到选题方向策划布局和团队带头人的角色。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市委宣传部的领导下,上海出版激活“源头”、做强“码头”,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主题出版、科技出版、专业出版亮点纷呈,数字出版快速发展。上海出版业和上海这座城市一样,走向开放,走向现代,上海出版人的努力与拼搏书写了一幅幅精彩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