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万!

日前,东风日产诉“牛车实验室”的终审判例,创下自媒体被认定商誉侵权的史上最高赔偿额。

这个判赔金额有划时代意义。此前,别说500万,400万、300万的都没有。“宝际方法论”曾针对最高法院裁判文书网中所有企业诉名誉侵权的案件做过数据分析研究,发现赔偿金额普遍在5万到10万之间,判赔10万到20万的凤毛麟角,超过20万的几乎没有。

以前法院的思路是:企业尤其是知名企业,对消费者、普通公众乃至自媒体的评判性言论,有一定的容忍义务,公众言论自由的权重高于企业利益权重。

而从这次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的终审判决书可以看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法院的审判思路有了明显而巨大的变化。

按照东风日产的说法,2021年8月至11月三个来月,“牛车实验室”通过抖音账号密集发布53条针对全新一代奇骏的负面视频,对东风及新奇骏的车型形象造成了极大负面影响。

经过审理,法院认定:被告以个人感受为标准,滥用自媒体的影响力将真伪不明或虽然真实但极具误导性的信息广泛传播,同时未全面披露有效信息帮助受众进行客观判断,而是使用误导性词语进行评论,容易导致不特定公众对原告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产生负面乃至否定性评价,影响消费者的消费选择。

法院在认定自媒体构成侵权后,发表了这样的审判意见——

系列视频中带有明显贬损含义的词语以及未经核实的负面信息,且通过抖音账号密集、持续发表带有负面评价内容的行为,已经脱离了基本客观事实和所负有的容忍限度,超出了网络言论自由的边界和正常舆论批评监督的范畴,该违法行为必然造成东风公司名誉受损,对其经营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汽车公司研发产品需要投入巨额科研经费,若以微不足道的成本,以中伤为手段,阻止竞争对手获得交易机会的非法目的得以实现,并为不正当竞争主体所效仿,则市场竞争秩序被打乱,恶意中伤、贬低、诋毁等机会主义恶性竞争横行。

企业商誉赔偿金额的确认,一直是个痛点问题。判太少了,没有任何震慑惩治意义;想多判,想证明自媒体侵权与企业损失的因果关系,非常困难。

唯有由法院酌情认定金额,才能破解痛点。此次,法院认为:原告的实际损失,体现在既有的及潜在的网络用户在观看视频后,不会选择购买原告的汽车产品,从而导致原告销售收益的减少。

侵权视频一共53条,相当于每条视频的判赔金额在10万左右,这并没有大幅突破原有的单条赔偿金额,但“53条视频一起起诉”,一下子让获赔金额上去了。

法院在确认判赔金额时,应该也酌情考虑了“牛车实验室”的账号影响力。抖音账号“牛车实验室”定位为“解构汽车还原真相”,抖音粉丝116.2万,共发布作品654条,获赞685.3万。

由此次案例,深受自媒体侵权之害的企业可以得到几点借鉴——

在新的大形势下、新的审判趋势下,法院做出巨额赔偿判决的概率在变大,对长期、性质恶劣的自媒体的反击,又多了一条可行性举措。

把某一账号很多条侵权内容集中诉讼,可以成为一项诉讼策略。

闷头干法务工作,对打击自媒体侵权以及黑公关效果甚微。提起民事诉讼的核心目的之一就是胜诉后的大规模传播。打击自媒体侵权和黑公关,法务和公关必须形成复合力,这也正是“法律公关”的独特价值所在。

针对法院审判思路的变化,在取证、诉讼策略以及传播策略方面,法务和公关都应该深入细致研究,顺应而行。

从自媒体人的视角说,以前的时代,已经随着中国经济大形势的变化而正在逝去,没有扎实的传播功底、胆野心糙的自媒体人,不能从“先打再拉”+“内容二次销售”思维中走出来、找到完全无法律风险的营收模式的自媒体人,将逐渐被这个行当淘汰。

欢迎扫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limeng719719

舆情处置干货

舆情教训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