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让你见证一所学校的兴衰,你的内心需要多大的勇气才能坦然接受。

我来到这所学校已有三年,期间我遇到过学生大量流失出现岗位危机,也遇到过学校领导更换频繁需要不断适应新的教育环境,也遇到过刁蛮家长、或者不服管教的学生,似乎教育当中的难题都在这几年轮番上演。

对于不明所以的人来说,似乎乡村老师是一个清闲的地方,然而虽然人数变少了,但手头的工作其实并没有减少。

相反学生人数越少,日常教学管理越被动。 因为哪怕学生在校期间遭遇一点儿的委屈或者磕碰,都可能会面临家长以转学为要挟来达到一些自己的目的。

所以我们如履薄冰,在教育生活当中既要教出成绩,也要随时保护自己,这在很多时候就是不能两全的局面。

在我看来,乡村老师并不容易,首先是没有严格的下班时间,平时只有周末、节假日才能回家,尤其对于新婚或者有孩子的老师来说,更是一种牵心挂肚的折磨。

我们每天陪伴着别人家的孩子,自己孩子却成了实际上的留守儿童,时常在深夜自我质疑,究竟这样的选择值不值得,我们把大好青春奉献给大山,可却眼睁睁看着乡村学校逐渐凋零。

当然这并不是最重要的,当我们辛苦付出心血,却换不来显著成绩时,该是多么奔溃啊! 不抛弃、不放弃的背后,是对老师内心的一次否定、一次次的摧残。

尽管乡村学校的生源差点,最怕的就是碰到不动脑、不动手的那些孩子。如果真的资质平庸,也不至于让我们如此痛苦。

当我们面对聊得来的同事一个个调走,当我们目睹喜欢的学生一个个离开,那份开学前的满心欢喜,渐渐沦为孤僻与坚决的脚步,或者微笑着告别却莫名伤感起来的压抑情绪。

我该走了,因为四季予我欠缺浓重颜色;或者我该继续留下,因为还会有“你在我们就不转学”的期待。

我并不算成功的老师,数载春秋耕耘不敌县城学校的一个普通班额。

但庆幸我还能站上讲台,我还能身兼班务,哪怕教室里略显空荡,哪怕身边缺少叽叽喳喳的声音。 我想还可以继续书写那份热爱,翻阅着无比熟悉的课本,假装做着一个他们都能成才的美梦。

倘若有一天,我总归要离开,请给我一个雨夜,让我的心情在朦胧中撕裂,然后余生苟且沉沦于俗世。

但这样的结果我却在刻意逃避,因为总该有一些事值得晚年自豪,总该有一份坚韧与勇气留存在莫名的角落。

培训时我也曾把心事透漏,或许也曾惊扰了远方朋友的安眠。 我实在有些抱歉,因为山谷里回响嘹亮,却不见抵达心灵的声波,于是我试图跳出熟知寻找四面八方的自由。

我于山巅领略孤独的风,或在弯曲的路上见证飘零的云,信念就像一粒种子,似乎要在这片土地扎下根来,我便随了它心意,在平凡生活中频频制造惊喜,在没有人喝彩时独立把玩那些独属于我的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