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共享屏幕”功能多用于远程会议、文件共享等方面,在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也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通过窃取个人密码等信息,施行诈骗。近期,江苏多地警方发布了有关“屏幕共享”电信诈骗的案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苏州市民陈先生接到了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银行工作人员,称因为他有几笔贷款的利率明显超出了国家规定,所以来电协助将利率下调。陈先生起初也比较谨慎,表示要去银行办理。对方却劝他在手机上操作比较方便,如不尽快办理可能会影响征信。一听到征信有影响,陈先生就有些急了,想着只是下调贷款利率应该不会有问题,于是就开始按照对方的要求操作。

苏州市公安局吴中分局民警郁智多说:“根据对方的链接,陈先生下载APP,同时注册了账户。随后,他在对方指导下开通‘屏幕共享’功能,‘工作人员’开始‘手把手’教他操作。得知为了下调利率需要转账走一下流水,陈先生并不乐意,就想拒绝对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利率过高是系统错误,不配合修复贷款将立即被冻结!”听到这话可把陈先生吓坏了,一旦贷款被冻结,后果会非常严重。这时,吴中公安分局临湖派出所也接到了陈先生可能遭遇诈骗的预警指令,立即与他取得联系。了解经过后,民警告知他千万不要转账,对方就是骗子,并且立即安排见面开展进一步反诈工作。“陈先生之前本来已经答应了对方的请求,先后分两次向对方转账了3万多元,转账完毕后,对方还要求要再转账两万元。我们赶到后,迅速让他停止转账。”郁智多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屏幕共享的诈骗方式还被用在了近期常见的关闭“百万医疗保障”诈骗中。日前,南通如东市民张萍(化名)来到银行,要求柜员为自己办理转账汇款服务。民警介绍,诈骗分子在电话中表示,张萍不小心开通了百万医疗保障服务,每个月需要扣费2000元,关闭需要交10万元保证金。

在对方的引导下,张萍下载了一款视频软件进行屏幕共享,并用自己的保单贷款10万元。很快,贷款到账,女子急忙赶到当地银行准备转账。听到女子的描述,民警判断这就是一起电信诈骗,当场拆穿了骗子的圈套。民警提醒,广大居民遇到陌生来电和短信,不要接听和回复,对方的身份和目的,无法猜透,极易掉进电诈陷阱。如东县袁庄派出所民警 钱浩杰:“不要在网上随意向别人透露自己的个人信息以及家庭成员的个人信息;一定要看牢自己的钱袋子,不要相信意外的飞来之财。”

(江苏新闻广播/索浩阳 通讯员/陈晓龙 编辑/赵梦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