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评论】

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听众朋友们,大家晚上好。

假期余额已经不多了。秋季开学之际,一些形式多样的迎新仪式在网上刷屏:有的学校提前准备好拱门、鼓,让孩子们穿过拱门敲击鼓,寓意“一鸣惊人”;有的学校校长装扮成“神仙爷爷”,站在门口迎接学生;还有的学校让家长帮着准备气球、彩带、蝴蝶结,把教室布置一新……对此,也有人表达了不同看法,呼吁不要让老师和家长被所谓仪式感“绑架”,要让老师回归教学,让家长减轻压力,引来网友围观讨论。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盘点一些“夸张”的开学仪式,看似花样迭出、氛围拉满,实则可能存在形式凌驾于内容之上的情况,演变成家校双方的“难以承受之重”。部分学校、教师颇费周章地出新出奇出点子,不少家长们出力出钱出资源,有可能孩子只是收获了一时欢喜。当然,也有一些家长表示,别开生面的开学仪式,有的活泼生动,有的振奋提气,鼓励同学们以更积极的状态进入新学期,是个挺好的开端。

受到争议的现象背后,需要厘清两个问题。一个是开学需不需要仪式感?处于成长阶段的青少年儿童,有着被尊重、被理解、被关爱的心理需求,他们具备主动性和创造力,对班集体有着主人翁的强烈责任感。开学仪式是一种教育艺术,善用之,能够起到振奋心绪、鼓舞志气、团结班级的积极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网络)

另一个则是营造开学仪式感,需要达到什么效果?经过假期较长时间的休息,学生在生活作息和学习精力上都处于相对松弛的状态。开学仪式的初衷,应该是给学生释放一个信号,引导其尽快调整状态、进入新学期。同时,开学仪式也应该传递校园文化、增进师生感情、塑造集体观念,服务于孩子们的成长。简单来说,应着重于学生的感知、感受,而非停滞在仪式层面作表面功夫。

于学校而言,需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不讲排场、不事铺张,通过真正有感染力的环节设置,将学校自身的教学特点充分展现出来,把教学内容、校风校纪、学风建设等内容有效传递给学生。比如,一些学校开展了“育强国英才、练强健体魄”的国防教育活动,把红色种子种进同学们内心深处;一些学校组织学生体验“君子六艺”,在“礼、乐、射、御、书、数”中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些学校为新生家长开设专题讲座,帮助家长了解校园文化和教育理念,形成家校育人合力。这些都是不错的探索,让孩子真正获得参与感、认同感,才能避免陷入华而不实的“仪式感”桎梏。

于家庭而言,开学仪式也有“居家版”的打开方式。它可以是一次深入的沟通交流,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引导孩子“倒时差”,克服“开学综合征”;它可以是一项合理的学习计划,跟孩子一起“回顾假期、展望新学期”,在查漏补缺中制定难易适中的学习目标;它也可以是一起置办学习用品,包书皮、买文具,引导孩子理性消费,用“仪式感”提醒孩子要开学了,增强孩子投入新学期的自觉性,配合学校开展新学期的各项准备工作。

教育的目光要放长远些,好的教育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是藏锋有术、水滴石穿,不拘泥于一时一事的形式,不贪图一朝一夕的成果。从这个角度而言,一场好的开学仪式不止于氛围拉满,更要育人效果圆满。这背后,是老师们对学生的用心用情,是家长对孩子的关心关爱,要让学生成为主角,在玩中学、玩中成长,才能真正起到开好学、起好步的作用。简约而不简单,朴素而不普通,还原一个有内涵、无负担的开学仪式,何尝不是一种好的教育导向呢?

这正是:

正解开学仪式感,

花样噱头无需多,

坚持简约不简单,

挺好!

大家晚安!

(文 | 立 羽)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评论】,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