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届年轻人是一群会折腾的“弄潮儿”!

本可以摆烂的休息日,年轻人却另类内卷起来,不再对被窝有眷念,早起n小时只为请到第一柱头香,恨不得天天都可以是疯狂星期“寺”。

据数据披露,今年以来,寺庙景区门票订单量同比激增310%,18-30岁的年轻人对寺庙的关注度从占比不到1/3,增长到了几近半壁江山的44.9%。

就连刮个彩票,也得在给财神爷上完香后,趴在殿墙上“横”着“沙沙”地刮起来,主打的是现拜现灵,享受的是即将“发横财”的畅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女生趴财神殿墙上刮彩票

格局打得更开的年轻人直接来个“变形计”——周末出家或给佛祖打工,与佛祖深度捆绑。

若你还是无法理解这迷之行为,上前一问。

那年轻人大概会回答你:“运气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年轻人挤爆寺庙

这个时代,神秘主义已经在不知不觉间,与主流的青年文化缠缠绵绵分不开,“遇事不决,先整玄学”已成为当代年轻人生活的真实侧写。

年轻人玄学起来,那是相当的“野”,赛博玄学已经靠边站,现在讲究的是实体锦鲤——寺庙

早上7点,年轻人便在寺庙门口排起大长队,虔诚和热情一点不逊老一辈,比上班还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年轻人早起排队入寺庙上香

来寺庙前必做功课,一份“菩萨细分领域秘籍”赢在起跑线上。

求职拿offer,得去卧佛寺——卧佛寺谐音“offers”;

考研求上岸,得去灵隐寺——寺内有保金榜题名的普贤菩萨

事业求前程,得去雍和宫——雍正历经九子夺嫡,妥妥的搞事业王者。

再加一份“求神拜佛禁忌”,双倍保障:先拜观音后拜佛,上香左手在前右手在后,许愿不过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求神拜佛禁忌

攻略做足,心理满足!年轻人烧着2块钱的香,许着2万块钱的愿。

号称“天不怕地不怕”的他们却最怕神明找错人,烧香许愿必报身份证和家庭住址。

若是许愿不小心说了家乡话,赶紧翻译成普通话,恨不得会讲梵语占尽天机。

整个群体的玄学思路也在悄然转变。

红螺寺里爱理不理,雍和宫前长跪不起。一个求姻缘,一个求事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求事业与求姻缘的惨烈对比

这届年轻人宁可孤独终老,也不能穷困潦倒。

也有年轻人另辟蹊径,月老庙里也要三拜九叩,相信“多一路神仙护着,多一份自信从容”,没准月老一高兴,赏我一个人傻钱多的恋爱脑。

当然,想改命还得花大钱,一串600元香灰琉璃手串、一道380元寺庙符,神明在身边,神迹在降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香灰琉璃手串

乖乖等神迹怕是跟不上时代的节奏,带着“新型许愿物”——彩票来寺庙,“一票暴富”只是佛祖点头的事。

即使只刮出一个2元,也能让年轻人旋转、跳跃,这是佛祖指示幸运交响曲的前奏,代表好运在路上。

若是一连不中,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佛祖让坏运气在彩票上消耗完了,好运气在生活上正蓄势待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彩票运气的能量守恒定律

年轻人沉迷于佛祖前刮彩票,玩的不是“豪赌”里的炮灰,而是幸运博弈的心跳游戏。

如果想要幸运连连,免不了佛情世故——周末出家,在佛祖面前刷好印象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年轻人的周末出家

平时办公室里一副上班如上坟的脸色,到了周五,眉开眼笑,踩点下班,拖着行李箱就往山上寺庙冲,路上不忘补觉,庙里可是4点就要起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林寺作息安排

到了庙里,洗碗扫地搬砖任劳任怨。三餐斋饭、一张床板已让成功周末出家的年轻人喜极而泣,毕竟抢庙里的床位,堪比抢演唱会门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寺庙的吃住条件和火爆

但这只会引爆年轻人给佛祖打工的热情,为了成为一名长期修行僧,年轻人过五关闯六将都不在话下。

一条灵隐寺新媒体编辑的招聘,引发1000多人慕名应聘。

一个寺庙招聘环节,包括笔试、面试、群面3关。

竞争之激烈、难度之高,都是佛祖对自己的考验,通过了事半功倍,毕竟已被佛祖看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请回答1988》剧照

俨然,寺庙已成这届年轻人的玄学新宠,神秘的玄学力量再次冲破非主流亚文化的围墙,成为年轻人生活里的“仪式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年轻人沉迷玄学,是一种黑色幽默

网上有一个话题:为什么很多人越有钱越迷信?

点赞最高的回答是:不是有钱人会迷信,而是有高风险的人会迷信,他们会试图用无因果关系的主动行为,去控制变量,从而影响结果。

正如有人所问:“夏商时代,为什么炼铜族群这样的技术流会热衷于人牲献祭这种迷信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商朝祭祀文化

在石器与铜器混用的远古时代,炼铜可是绝对的高科技产业,可考古学家却发现,人牲献祭遗骸主要集中于城市的炼铜区域当中。

这就相当于现如今一帮搞科技的科学家热衷于跳大神。

这看起来匪夷所思,但一推敲,其义自见。

古代炼铜,依靠的可不是炼铜原理,而是经验传授。

这种方式存在诸多无法控制的变量,例如铜矿的质量、杂质的干扰、炉火的温度……这种瞎蒙的冶炼式必然导致铜器质量的参差不齐。

无法控制的变量太多,炼铜师们被折磨得本能地相信,也许冥冥中有鬼神决定了他们能否成功,于是他们本能的想去讨好这些鬼神,讨好鬼神是他们可以控制的变量。

类似地,唯物主义教育里长大起来的年轻人之所以依仗玄学,归根结底是时代所带来的不可控变量太多。

如今,整个世界从增量变成了存量,社会的不确定在悄然发生,“卷学习卷工作”也难配得上一切富足。

改革开放初期,“大学生”是个稀缺品,毕业后包分配包福利,工作、票子、房子不用愁,卷学习是上升的通道。

现在的“大学生”就像一个过度囤货的滞销品,毕业即失业,抬头就身处持续性的就业寒冬,卷学习也难改命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招聘会上人山人海

大学生供需的天平一边在加注,一边在减筹,“大学生”不再香饽饽也就成了必然。

就拿今年的数据来说,2023年,高校毕业生高达1158万人。

这意味着,要满足如此庞大群体的就业愿景,就必须在大学生集中毕业的这个夏天,创造出将近1200万的符合高校毕业生需求的工作岗位,这本来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而这不可能的任务,最近几年,年年在下发。

据数据显示,2000年,大学毕业生人数占当年22岁人口数的比例才5.5%。

随着大学扩招,数据一路走高,2019年突破40%。从2020年到2023年,比例曲线疯狂上扬,仅仅4年,大学毕业生占比达到7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校毕业生数据图

这样供求错配的前提下,不管大学生有多高的就业意愿,总有一大部分面临找不到工作的情况。

这也是我国青年失业率从2018年的10.8%,年年攀升至2023年的20.8%的重要原因。

年轻人发现寒窗苦读十几年,却可能连上牌桌博弈的机会都没有,人生的不确定性在书写,唯有入庙上香,寻求多一份运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年轻人上香

而趟过鲜血横流的修罗求职场,幸运得到一份offer的年轻人,等待他们的不是一部喜剧片,而是另一部恐怖片。

网上流传着一个段子:“现在的各种鬼屋都不吓人,应该做一个上班主题的,一进去先打卡,里面也不黑,灯火通明,全是格子间,大鬼小鬼都在里面加班,不用什么恐怖的音效,只要“笃笃笃”的键盘声和“邓等登”的钉钉声。还能看到一些鬼,由于工作劳累已经印堂发黑了,发狂地掐着自己的人中,生怕自己猝死……这比现在任何恐怖鬼屋都要来得毛骨悚然。”

这一个笑中带泪的段子从年轻人的工作时间中有迹可循。

据数据显示,73%的年轻人每周工作超过40小时,某一线城市的年轻人每天更是工作10小时,通勤时间接近2小时。

在这样的节奏下,移动通信、办公软件、微信钉钉还在不断蚕食年轻人的自由时间。

过劳,成为年轻人的家常便饭;焦虑、抑郁也伴随而来。

30岁北漂8年的小刺猬就因工作严重内耗而经常失眠。她有过四大银行和互联网的经历,做着一份体面的税务工作,听上去高大上,实际上却只是一个因工作焦虑到失眠、掉发的社畜。

今年年初,她索性开始周末去北京朝阳寺出家,接触冥想,“这里没有职场的内卷,没有生活的烦恼,寺庙里的每个人都真诚待人。虽然只有短短两天,但对我而言是一个重新审视自己的过程,甚至给我带来了一些认知上的颠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往朝阳寺周末出家的年轻人越来越多

同样感受到变化的,还有25岁的北漂刘恒。从不信佛的他,一次偶然入寺,找回了一些内心的宁静,从此不可自拔。

在经历了与即将订婚的女友分手,父母患病、事业上被PUA后,他选择了入寺做短期义工。

在负责财神店前敲磬和指引抽签的工作中,他感悟道:“大家真的过得太苦了,才把烦恼转寄到仙佛处。我也在大家期盼与还愿的幸运中捋一捋未来的方向,汲取一份平静的力量。”

是的,众生皆苦,后疫情时代,众生更苦,再加上AI技术的冲击,各行各业都不容易,裁员消息隔三差五传出,人人自危。

为了保住工作,90后小甜在寺庙请了一道拳头大小的符,贴在电脑显示屏上。

本来她还担心同事会把她当笑话。不料,每天一群人蹭到她电脑桌前膜拜,说要沾沾喜气。一个待裁青年妥妥成了宝藏女孩。

这,很幽默,却是一个黑色幽默,是这个时代年轻人的一个缩影,学习、工作、生活等各种压力如同拆盲盒一般,里面随时出来一个拳头打在脸上,从来由不得控制。

年轻人忙着追向一个未来,但没有人确定还要付出多少努力才能过上“理想生活”,当努力还不如运气能影响结局时,自然会寄托于虚无缥缈的漫天神佛,投向谁都能掺和的、谁都能找出一朵花的玄学。

年轻人通过这种故作玩笑的方式,在生活的难题中寻找出路和喘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玄学背后,是年轻人向阳而生

这样喜欢自嘲的年轻人看上去丧丧的、懒懒的,轻而易举地被冠上“垮掉的一代”名号,连官媒都下场发表文章——《不上课不上进只上香,奋斗才是年轻人底色》,痛批年轻人不思进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官媒发文批年轻人上香行为

然而,若是明白了年轻人在求什么,也就没有这样的忧心,也会发现,搞玄学的年轻人从不信命。

传媒打工人小依愿望很简单:项目顺利点,再多点奖金。

考公人阿布菩萨前但求下一年再被裁,让他无缝衔接上岸。

爸爸生病的沐雪不求神明保佑不药而愈,只求医生拿手术刀的手稳一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祈祷“手稳”更实在

年轻人是在做好一切准备,尽最大的努力,再去求一份运气。

他们一边上着香,大喊“努力不一定能成功”;一边顺水推舟地往前走,相信“努力不会骗人”。那种幽生活一默的能力,何尝不是一种蓬勃的生命能量?

他们无论如何和佛祖搞亲近,最终都回归自己的人生命题中来,他们的“懒”也只是在实现“懒蚂蚁效应”。

日本北海道大学曾做过一个蚂蚁实验。他们发现,大多数蚂蚁都很卷,寻找、搬运、储藏食物,一直处于忙碌状态。

但有一小部分蚂蚁却很懒,终日东张西望什么也不干,当之无愧的“懒蚂蚁”。

有趣的是,当研究人员断绝蚁群食物来源时,那些忙碌的蚂蚁一下子失去方向,乱成一团。

而“懒蚂蚁”此刻却行动起来,带领蚁群找到新的食物源。

这就是著名的“懒蚂蚁效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懒蚂蚁效应

懒蚂蚁其实不是懒,而是在大多数蚂蚁行动时选择了佛系,选择了观察和思考,就像前文提到的小刺猬和刘恒,给佛祖打工,为生活留出空白,反而捋清了未来。

从这个意义上,玄学给年轻人提供了稀缺的确定性,确定了自己的目标和未来的方向。

25岁的厦门女孩墙墙裸辞上一份高压工作后,在寺庙文宣岗位已经呆了2年。

寺里没有明确的晋升加薪制度,但不用被工作裹挟,可以多一点个人的时间和自由。

墙墙享受这种晨钟暮鼓、佛音萦绕的佛性生活,萌生出在寺庙干到退休的想法。

而27岁的阿林在四川都江堰玉清宫短暂“出家”,赋能成功后,打算重振旗鼓回泰国继续创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林喜欢跟着上山采野果野菜

无论他们如何选择,终究重新掌握了生活的调色盘,向内询问真心,向外突破桎梏,最终如灿烂的向日葵,向阳而生,从而万物生光。

而玄学只成为当代年轻人解释生活的一个叙事框架和表达方式……

作者:依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