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后血糖高有什么危害?

餐后高血糖导致血管病并发症风险增高,也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餐后高血糖的危害性比空腹血糖升高更大。

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都正常的情况下,单纯的餐后高血糖导致心血管疾病死亡的危险性比空腹高血糖增加2倍。

有效控制餐后高血糖,不仅可以提高整体血糖控制水平,而且可以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如心绞痛、心肌梗死、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的发生,极大地改善糖友的预后。

餐后血糖测试时间

餐后血糖是指餐后2小时血糖,是从进餐第一口饭算起,并不是吃完饭后再开始计算的。

餐后血糖控制的标准范围

餐后高血糖的定义为摄食后2小时血糖>7.8mmol/L。餐后血糖的控制标准并不是血糖降得越低越好,要因人而异,需要结合年龄及病情、身体状况,在尽量减少低血糖的基础上,逐渐平稳安全地使血糖达标。

对于病程较短、年龄较小,且无糖尿病并发症和其他严重疾病的2型糖友,最好控制在7.8 mmol/L以下。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控制标准可以适当放宽,控制在10.0mmol/L以下即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影响餐后血糖的坏习惯

1、饮食不定量

很多糖尿病患者饮食不定量,想吃多少吃多少,经常一不小心就吃撑了。糖尿病患者经常吃多,餐后血糖肯定控制不好。

正确做法:饮食定量,吃到七八分饱就放下筷子,或者离开餐桌。

2、顿顿吃粗粮

粗粮是降糖的好帮手,它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食用后会有饱腹感,可以延缓对糖的吸收,一般都建议糖尿病患者多吃点粗粮。但有些糖友顿顿吃粗粮,这种做法大可不必,一是粗粮所含的营养成分未必能满足人体需要,长期食用可能会造成营养缺失;二是粗粮也是主食,建议每餐不要超过2两左右,一天吃五六两即可。

3、不看血糖情况吃水果

对于吃水果这方面,有的糖友是想吃就吃,有的糖友是什么水果都不敢吃。如果你的血糖一直很高,再吃水果相当于“雪上加霜”,血糖肯定控制得不好。

正确做法:根据自己血糖情况食用水果,血糖高时可用西红柿、黄瓜代替水果。

4、餐后血糖高、饭后运动能抵“半片药”?

运动可以消耗体内的热量,辅助降低餐后高血糖,号称能抵半片降糖药。人体运动时,血液中的血糖进入肌肉中提供能量,但如果餐后运动时间不够或不运动,血糖利用率低,血糖依然容易升高。

一般建议在餐后1小时开始运动,应选择有氧运动形式(如慢跑、快步走等),运动强度不宜过大,时间掌握在30~45分钟。注意:不要做激烈的无氧运动,后者可刺激交感神经兴奋,反而会升高血糖。

5、餐后血糖高,不能忽视的药物因素

药物使用不当,也会使餐后血糖偏高,例如:未按时服用降糖药;药物剂量不足;漏服药物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主要用于降低餐后高血糖的药物有:

①格列奈类:包括瑞格列奈和那格列奈,为非磺脲类的胰岛素促泌剂,通过刺激胰岛素的早期分泌,有效降低餐后血糖,具有吸收快、起效快和作用时间短的特点。

②α-糖苷酶抑制剂:包括阿卡波糖和伏格列波糖,该类药通过抑制碳水化合物在小肠的吸收,降低餐后血糖,适用于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要食物成分和餐后血糖升高的患者。

③速效或短效胰岛素制剂:尤其是速效胰岛素类似物具有快速吸收、快速达峰、快速恢复基础状态的特点,能较好地控制餐后高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