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涨了,债市跌了,酱香拿铁火了,群里热闹了,大家心情好了。

我也聊下评价基金经理业绩的一些标准。晚上和一位FOF基金经理吃饭,get到一个概念叫“底仓型成长基金经理”,其实了解到孟夏还是得益于另一个FOF基金经理——嘉实的姜玉雯老师,她经常和孟夏一起调研,提起孟夏,玉雯老师用几个词形容他:认真,真诚,敬业。

孟夏是非常经典的成长风格,如果你只看近一年左右的业绩,可能会觉得他平平无奇,拉长到三年的维度看,相对于沪深300指数就有近30个点的超额收益。不过这不是关键,对比市场上的成长风格产品,才能真正感受这个基金经理有多不容易。
如果锚定中证成长800指数,那么这个产品三年来的超额已经是40个百分点左右的水平了。
这是什么概念,举个例子,去年成长风格下跌了28%出头,沪深300指数下跌了21%出头,那么一个成长风格产品去年跌30%是在可接受可解释范围之内的,但如果均衡型产品去年跌了28%,就有点难受了。

作为一个典型的底仓型成长风格选手,孟夏的代表产品嘉实优势成长去年只跌了9.14%,在今年这种行情下,仍然不输大盘成长风格。

那么有人问了,相对收益高,有什么用,我就关心能不能挣钱?其实投顾和FOF机构不会把所有基金经理放在同一个标准下对比,对于不同风格的基金经理,会有不同的评估框架,每种风格的基金,都是武器库中的武器;比如在19~20年的质量因子牛市中,低估值价值风格完败,可是到了21年之后,低估值价值和红利低波类产品独领风骚,你能说19年、20年严重跑输大市的产品是垃圾吗?

对于成长股而言,流动性是风格变化的重要指标,一般当流动性宽松的时候,成长风格才能明显跑赢价值风格。我不知道知道美联储何时开启降息周期,但一旦流动性拐点出现变化,市场风格也发生改变。
我知道满仓成长的朋友们最近两年不好过,由于海内外流动性的错配,最近几年成长价值的风格因子其实并不是主导,市值因子反而是决定性因素,市场的力量何时逆转,有时候只是一瞬间。

我坚定认为,市场正在从政策底走向市场底,请保持定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