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很多做新媒体的朋友,一直都说新媒体行业越来越难了。

做公众号涨粉难,做短视频生命周期短。也不知道该不该继续坚持下去,未来还会不会有前途。

但在各大招聘网站上,有一些新媒体运营岗位的月薪动辄2万到6万,似乎在这个行业继续走下去,并不是完全没有希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进退之间,有人疑惑了:做新媒体,以后的机会在哪里?行业的风口已经过去了吗?那些突破重围的新媒体人,又都有什么过人的技能?

01

韩寒的合伙人、“ONE·一个”总经理付圣强看来,新媒体赛道依然有大量机会,“尽管固有渠道流量获取困难,但这几年新的平台诞生很快。头条、知乎、B站、视频号、直播带货……普通人还是有非常多获取流量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ONE·一个”总经理付圣强

然而,站在风口上,并不是每一个新媒体人都能借势出圈。聚光灯之外,大部分新媒体人日复一日地写文章、拍视频,但阅读量和商业收益却惨淡无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视频领域同样不容乐观。据某视频平台头部博主华华观察,“在中短视频领域,大头部年入千万,小头部年入百万,再往下80%左右的人可能只赚个零花钱。”

即便得到流量的眷顾,新媒体人仍然要面临一个更大的难题——如何不被粉丝遗忘?

业内流传着这样一组数据:B站网红生命周期是一年半,抖音红人的活跃周期仅3-6个月,更多账号在一夜爆红之后,随即消失在大众的视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市场环境趋向成熟的公众号领域,“马太效应”表现得更加明显。

回看近几年的新媒体公号行业,我们会发现在“流量寒冬”中活下来,并且活得滋润的,往往是那些成熟的头部大号。

“新世相”内容总监李妙多,在业内阅读量持续走低的情况下,做出了单篇阅读超200万的“地域系列”“年度系列”爆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人问现在短视频这么火,还有必要深耕长文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