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怡红院这个圈子,憋屈的小红到凤姐那里如鱼得水。

怡红院中最卑微的丫鬟是谁?当小红莫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红原名林红玉,因犯了宝玉和黛玉的名讳,就单叫小红。

小红的父亲林之孝是贾府的二等大管家,是贾琏的心腹;母亲是内院大管家,是凤姐的得力助手。

照常理有这样的父母,应该很多人上赶着巴结才是。

可事实却相反,在怡红院里以晴雯为首的大丫鬟们,时不时欺负她。

这与林之孝夫妻为人处事有很大关系,他们低调并不想大张旗鼓地告诉众人:自己有这么一个女儿。

也不想把小红安排到哪个主子跟前,就只想给她一个闲差,等到将来放出去嫁一个清白好人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大观园建成后派小红去守园子,却不曾想元春让众姐妹住进院子,又凑巧宝玉住进怡红院。

怡红院内大丫头职位有限,更是被袭人、晴雯等大丫头严防死守。

小红的职位很低,三等丫头,每天干些浇花扫外院的粗活。

机会很少,平日里连宝玉的屋子都无法靠近,更别说直接接触宝玉。

但她是个心气高,能力强的人。即便身在底层,也不断地寻找机会或者创造,机会为前途搏一把。

一日众大丫鬟有事不在园内,宝玉口渴叫人倒水喝。唤了几遍,上来是三个老嬷嬷,他素来不愿意喝婆子们倒的茶,只好自己下床去倒茶喝。

小红出现了,“二爷,仔细烫了手,让我们来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和宝玉是不期而遇,倒不如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小红便是那种时刻为机会准备的人。

怡红院的职位紧俏,平时袭人、晴雯、秋纹……把宝玉围得铁通一般,小红想靠近几乎不可能,但这并不妨碍她寻找机会靠近主子。

因为有这样的心思,所以机会一来,她便牢牢抓在手里。

她给宝玉留下好印象,宝玉留了心,第二天起床便到院子里装着看看花、这里瞧瞧那里看看。

宝玉好不容易寻到,望着小红出了神,这一行为惹怒了其他大丫鬟们。

抬水回来的秋纹和碧痕质问小红,为什么越级跑到宝玉房里,秋纹更是毫不客气地骂她是“没脸面的下流东西……你也拿镜子照照,配递茶递水不配!”

小红虽然嘴上功夫了得,也有能力回怼回去。甚至可以搬出父母压制众人,但她没有这么做。

她拎得清,也沉得住气。

即使被骂得心灰意冷,心里仍在暗暗盘算,下一步怎么做。

天一亮不顾梳洗,头发胡乱一挽,腰间束一条汗巾,就开始干自己份内的事。

偶遇“凤姐站在山坡招手”聪明伶俐的小红主动请缨“奶奶有什么话,只管吩咐我说去”。

凤姐布下三个任务:两件事是传话给平儿,一件是拿东西过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找凤姐交差路上,小红遭到怡红院四大丫鬟。晴雯一见了红玉,便说道:

你只是疯罢!院子里花儿也不浇,雀儿也不喂,茶炉子也不拢,就在外头逛。

小红说:

昨儿二爷说了,今儿不用浇花,过一日浇一回罢。我喂雀儿的时候,姐姐还睡觉呢。”

然后碧痕也上场了,她问道:

“茶炉子呢?”

小红说:

“今儿不该我拢的班儿,有茶没茶别问我。”

绮霰紧随其后说:

“你听听他的嘴!你们别说了,让她逛去罢。”

小红说:

“你们再问问我逛了没有。二奶奶使唤我说话取东西的。”说着将荷包举给她们看。这下众人方没言语了,大家分路走开。

但晴雯仍然觉得不爽,冷笑道:

怪道呢!原来爬上高枝儿去了,把我们不放在眼里。不知说了一句话半句话,名儿姓儿知道了不曾呢,就把她兴的这样!这一遭半遭儿的算不得什么,过了后儿还得听呵!有本事从今儿出了这园子,长长远远的在高枝儿上才算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这件事,众人把小红对晋升的幻想彻底浇灭,她也彻底醒悟了。

自己只是在没人时给宝玉倒了一杯水,就要遭受四大丫鬟的群起攻击,要向外发展。

小红身份低微,面对众人的无理责问,她表现的毫不示弱,回答的不卑不亢。这充分显示她性格中坚强、冷静的特点。

更难得的是面对这些讥讽,小红虽生气,但她不再分辨,而是忍住气找凤姐回差事。

小红口声简短、干脆利落,说了那通著名的“奶奶论”,这四五档子的事,在场的只有王熙凤听得懂。

凤姐喜欢得不得了,要收入麾下,并当场要认她做干女儿。

面对凤姐的调拨,林红玉回答:“愿意不愿意,我们也不敢说,只是跟着奶奶学些眉眼高低,出入上下,大小的事也有个见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俗话说:融不进的圈子不必强融,层次不同无需相争

我们时常又说,一个人成功与否离不开圈子。选择什么样子的圈子决定自己的成功与否。

对于小红来说,怡红院这个圈子是不合适的,在这里她的努力是被否定的,是被打压的,哪怕她消极抵抗、不再出头依然逃脱不了被讽刺挖苦的命运。

难以相融的圈子,只会让自己自卑,失去自信又何来成功。

只有在合适的圈子,凭借自己的努力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