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8日上午,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以下简称政研中心)与国际环保机构绿色和平合作开展的“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评价指标体系”项目专家研讨会在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顺利召开。会议由政研中心社会部主任郭红燕主持,政研中心助理研究员张碧天与绿色和平资深公众与文化项目专家王珏分别代表双方团队对项目详细汇报。

会议现场 ©韦毅/Greenpeace

郭红燕主任在开场介绍时指出,近年来,中国把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放在更加突出重要位置,发布了包括《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十条》(以下简称“公民十条”)在内的一系列推动绿色生活方式转型的政策文件,倡导公众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引导公民践行生态环境责任。在这个背景下,政研中心与绿色和平合作开展的“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旨在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开发一套适合中国的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为定量衡量中国公众生态环境行为践行状况提供参考,为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提供支持,推动地方与社会层面的全民行动。

政研中心社会部主任郭红燕 ©韦毅/Greenpeace

政研中心助理研究员张碧天代表研究团队对项目的阶段性成果《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评价指标体系(初稿)》做了详细介绍。张碧天介绍,《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评价指标体系(初稿)》,以“公民十条”为主要政策依据,选取典型生态环境行为指标,以公众生态环境行为推动减污降碳的贡献大小和重要性为赋权原则、计算指标权重。

张碧天表示,开展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有利于系统、准确地了解公众的生态环境行为,这也是开展行为影响机制、找准问题对症施策的前提和基础;与此同时,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的应用和结果发布也可以有效激发各方积极行动。

绿色和平资深公众与文化项目专家王珏分享了绿色和平在公众参与环保行动中的实践与挑战。她表示,从双碳承诺以来,气候行动的意愿和努力从政府、行业,逐渐成为越来越多公民也有意愿有动力参与的事情,如何在这些意愿之上给予有效的评价,是公民行动是否有效推进双碳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绿色和平资深公众与文化项目专家王珏 ©韦毅/Greenpeace

王珏表示,期待本次研究可以帮助解决三个当前面临主要挑战:一是希望本次研究能够通过综合指数的方式,更有效地反映中国公众在气候行动和环保参与部分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环节具有提升空间;二是在清晰的分级指标下,鼓励针对不同场景中的气候行动和环保参与更有效地开展,这包括了个人生活消费领域的行为改变,也包括环保监督、动员社群等公共领域的行动;三是通过对评价指标体系和背后设计原则的传播,鼓励政府、企业和环保机构提升公众气候行动与环保参与的能动性、自主性,以回应气候挑战与环境保护问题的复杂性。

在专家发言环节,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研究员陈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孙彦、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副教授王玉君 、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陈凯、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自然之友绿色公民行动总监王玉阳、蚂蚁集团可持续发展绿色公益部总监王小颖等专家代表及双方项目组成员基于项目的阶段性成果展开了积极讨论,并提出了宝贵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