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思维

9 月 8 日,在 2023 外滩大会上,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元宇宙技术研究所所长、区块链研究中心主任陈钟表示,“数字经济的创新发展需要把区块链、Web3.0、元宇宙、AIGC 融合起来。我们过去非常擅长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现在正在进行的是数据价值化和数字化的治理,这两条恰巧与 Web3.0 和区块链密切相关。同时,元宇宙是一种人机交互的形态,而 AIGC 无疑会支持元宇宙的进一步落地。概括起来,元宇宙、Web3.0 有望大幅改进现有的互联网生态,有效解决 Web2.0 存在的隐私保护缺失、算法作恶问题,向可信、价值、智能、全息互联网的更高级形态发展。”

释义:AIGC(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生成式人工智能,是人工智能1.0时代进入2.0时代的重要标志。

数字人民币实现了对货币发行和支付体系一次重大升级

“2023中国国际金融年度论坛”,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在演讲中谈了对数字经济时代货币与钱包变革的思考。

数字人民币是利用最新的网络和移动支付技术通过组织形式和业务模式的再造实现了对货币发行和支付体系的一次重大的升级,既具有现钞的物权特征和匿名功能,又具备电子支付工具的便携易用和可追溯性。

在完成货币的升级以后,全社会的支付工具也要相应的升级为新的货币,首先要实现升级的就是零售场景所应用到的支付工具,用数字人民币作为所有零售场景下的支付工具,现在有一些观点认为零售场景的意思就是数字人民币只能用于小额支付,不能用于大额支付,其实这个区别零售和批发的标准并不是金额的大小。

按照国际清算银行的定义,所谓批发支付交易实际上就是指的金融机构之间的交易,是按照支付交易的对手方来区分,并不是按照金额来区分。大额支付并不一定就是批发支付,小额支付也不一定就是零售支付,实际上除了双方均为金融机构的支付交易,其他各个主体之间的支付交易都属于零售支付,只要一方为个人企业事业单位的支付交易都属于零售交易。

短期之内我们可以先从技术标准上统一二维码的标准,实现条码的互信互通,长期我们将稳步实现支付工具的升级,整个支付市场的商业模式不用改变,监管模式也不需要改变,按照谁家的孩子谁抱的大方向,根据原有的监管职责和权限进行机构型和功能型的监管,同时由于处理成本的降低,支付市场参与方的成本也会降低,社会的整体福利因此而提高。

当然我们要升级的还有批发支付场景所用的支付工具,目前支持批发支付的银行间支付系统,商业银行行内的系统都是运转非常正常,而且非常高效,能够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避免现有系统和资源的浪费,不需要用央行的数字货币系统进行替代,但是可以通过实现数字人民币与原有电子支付工具和商业银行的存款体系全面互通无缝衔接,另外对于原来没有覆盖的金融市场的基础设施可以利用数字人民币进行结算,并应用智能合约实现付款交割DvP和PvP,提高批发支付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