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韩国一家销售额不足5亿韩元(约合274万元人民币)的小型家具制造商,却能拿下政府高达数亿韩元的科研经费,而该公司申报的科研对象竟是与家具毫无关系的化妆品。《韩国日报》13日报道称,类似随意申报政府科研项目的中小企业不在少数,申报过程可谓漏洞百出。

韩国执政党国民力量党科学技术特别委员会12日表示,很多中小型企业想方设法获得政府科研项目,只是为了获得政府预算中快速增加的科研经费。报道称,这些申报的企业很多不具备科研能力,只是找所谓的“科研策划中介”购买项目策划,却拿不出实际科研成果。比如,韩国一家小型制造商2020年成功拿到政府1亿韩元经费的科研项目,但该公司提交的项目申报书是花2000万韩元从中介那里买来的。

科学技术特别委员会透露,类似申报乱象不在少数,不少企业通过中介代写的项目申报书获得了政府的科研专项经费。该机构认为,中介泛滥与政府管理体系不健全有关。一般来说,韩国企业要想申请科研项目需向政府相关部门报备。但很多企业即使没有报备也可以申请。据估算,该国正式报备项目的企业有668家,实际申报政府科研项目的企业却超过1万家。

此外,这些申报科研项目的企业中,不少企业资质都有问题。据统计,78.1%的企业是10人以下的小公司,60.5%的没有博士人才,15.6%的企业甚至没有硕士学历的人员。即使这些公司被发现存在挪用科研经费等不当行为,由于缺少相关法规,政府也没有办法强制其停止经营。也就是说,韩国政府对此没有适用的监管措施。2017年至2022年,韩国政府收到关于企业科研申报有问题的举报多达40个,但没有一家企业受到处罚。随着批评声音越来越大,韩国政府最近忙着打击那些不具备申报资质的中小企业。(韩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