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是人类生活的永恒主题。因为有了爱情,也便有了相思,千百年来,相思都是文人墨客经常吟咏的主题。
古人在表达情感时,通常是含蓄又委婉的,即使是表达相思之情,通常也不会直白地表露出来。比如南朝乐府中的“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又或者是清朝黄景仁的“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还有唐朝元稹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皆极尽婉约之能事。
当然也有一些写的很直白很深情的,譬如:晏殊为闺中女子抒发春恨,以“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写尽离别相思之苦;温庭筠写下“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将骰子上的红点比作红豆,寄托女子的挚爱深情;白居易化用了“嫁与弄潮儿”的诗意,替江南思妇写下了“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这些诗词固然十分深情,但大多是以女性视角来代写相思,终比不上女诗人写自己的心事更加细腻缠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冶,字季兰,是唐朝诗坛上享受盛名的女诗人,她与薛涛、鱼玄机、刘采春并称为“唐代四大女诗人”。
她本来就是一个美丽又聪慧的女孩,六岁便写下了一首咏蔷薇诗,中间有一句“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父亲读后却大为恼怒,认为她小小年纪就写出了待嫁女子的心绪,恐怕长大后会不守妇德。
父母为了让她加强自身修为,在李冶11岁时,就把她送到了道观,做了一位女道士。
但她在道观中并没有压抑自己的天性,而是继续学习诗文,又善弹琴,为人性情潇洒,天真浪漫,又喜欢开玩笑,反而不受世俗伦理纲常的约束,变得愈来愈鲜活可爱,与达官显贵、文人雅士都多有交往。
茶圣陆羽、诗僧皎然、“七言长城”刘长卿、名士朱放等人都曾跟她有过诗词唱和,刘长卿甚至还称她为“女中诗豪”。
面对诸多文人雅士,李冶唯独对诗僧皎然情有独钟,用情最深,曾不止一次向皎然表白,比如《结素鱼贻友人》,“尺素如残雪,结为双鲤鱼。欲知心里事,看取腹中书”。
皎然俗家姓谢,是谢灵运十世孙,在文学、佛学、茶学等许多方面都有深厚造诣。他一心向佛,对男女情事无感,自然无法对李冶的感情予以回答,曾回敬了一首《答李季兰》婉拒,“天女来相试,将花欲染衣。禅心竟不起,还捧旧花归”。
面对皎然的禅心不起,李冶也只能黯然伤怀,独守相思了。在此背景下,李冶写了一首《相思怨》。诗作原文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
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
携琴上高楼,楼虚月华满。
弹著相思曲,弦肠一时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首诗的大意是:
这人世间什么最深?人们都说海水最深。
让我说,海水虽然深,却抵不了相思的一半深。
海水虽然宽阔,总还有边际。
心底的相思却渺茫无涯,无边无际。
心中杂乱无绪,于是抱着琴登上高楼。
那楼中早已空无一人,只有月光孤寂地洒满整个地面。
弹奏一首相思曲,将所有的爱恋与思念都付予琴弦。
可那哀愁如此沉重,让相思肠愁随着琴弦同时断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冶这首《相思怨》是一首相思五言律诗。
整首诗首先抓住海水的“深”与“广”这两个显著特点,以海水作比,形容相思情深。然后,再描写弹琴高楼,在清冷的月光下,孤独与寂寞倍增,在《相思曲》的凄凉旋律中,情肠与琴弦一起断绝。从而表达了自己对情人真挚深切的思恋之情。
全诗开门见山,直抒胸臆,语言直白,浅近易懂,虚实结合,真实贴切,直白坦然,情感真挚,情思含蓄,意境高远,凄婉缠绵,惊艳世人,没有丝毫难解之处,甚至没有任何一个典故,但写得不同凡响,最绝妙之处在于将无形的相思具体化了,比海水深、比海水长、比高楼孤,从而写尽了相思之苦,同时,题目以及三句三个“相思”的巧妙摆布,也达到了一唱三叹,循环往复的效果,而毫无重复啰嗦之感。
纵览全诗,四提“相思”,两提“楼”,一幅高楼抚琴相思图跃然纸上,使人感受到相思的幽远与深沉。读来好似从一个饱受相思之苦的女子口中娓娓道来,深情、真挚且动人。仿佛令人看到,清寒的月光下,寂寞的伊人独自登上高楼,挥手抚弦、以解相思之愁。那弦音凄凄,动人心魄,弹到最动情处,情肠与琴弦一起断绝,唯留满楼空寂与绵绵无尽的思念。可以说李冶的这首《相思怨》,既有女性的婉丽情肠,又不乏涉世者的睿智,堪称相思诗中的绝妙佳作。
当相思之人,又正好是情投意合的知己,那么这样的相思注定会刻骨铭心。知己之爱,本就是这个世界上最难得的爱。而单相思更是一种最纯洁最真挚最高尚的精神层面的爱恋,明明知道不会有结果,却依然故我,一往情深。李商隐的相思名句,“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无疑是对于这首诗最好的注脚。明明知道相思没有什么用,却依然止不住地想念,就让这份想念的惆怅当做是一种痴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