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中兴颂 局部 唐 颜真卿 故宫博物院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唐中兴颂 局部 唐 颜真卿 故宫博物院藏

01

首唱大顺

大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甲子,卢龙、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以讨伐奸相杨国忠为名义,率军15万,直杀向长安。

渔阳鼙鼓动地来,史称“安史之乱”。

中原地区,承平日久,民不知兵,突然遭遇战争,不知所措。原属安禄山管辖的河北地区,更是望风投降。

叛乱消息传到长安,七十岁的唐玄宗震惊之余,叹息道:“河北二十四郡,难道没有一个忠义之士吗?”

正在此时,殿前有报:河北平原郡太守颜真卿派勇士李平前来报信!

玄宗激动万分:“我还不知道颜真卿是谁!居然做出这么了不起的大事!”

颜真卿在平原郡,早就看出安禄山狼子野心,借口雨水多,修城墙,招兵马,安禄山以为这个读书人起不了多大的风浪,没理他。

安史之乱后,颜真卿手下3000静塞兵,又征召了万余人,开誓师大会,誓死保卫大唐,军民感动万分,愿效死命。

济南、清河等地不愿意投降的唐军,纷纷前来投奔他,平原郡成为叛军后方的一颗大钉子。

叛军太过凶猛,一路狂突,攻下了东都洛阳,洛阳领导班子宁死不降。

安禄山割下他们的头颅,派使者段子光带着人头到平原郡,劝降颜真卿:快快投降,不然,这就是你们的下场!

颜真卿当即下令斩了段子光,对将士们说:“这三人我认识!这三颗人头是冒牌货!“将士们安下心来。

背地里,颜真卿用蒲草为他们做了躯体,接上头颅祭祀掩埋了他们。

他知道,真正残酷的战争,才刚刚开始。

02

满门忠烈

安禄山大军经过常山,太守颜杲卿(颜真卿的堂哥)知道抵挡不住,只好投降。

安禄山赏赐给他和副手袁履谦紫袍,仍然让他守常山。

颜杲卿指着紫袍对老袁说:“这衣服咱们敢穿吗?”老袁会意。

颜太守一边秘密召集义士,准备起事,一面派人到平原和颜真卿联络。

准备充足,把安禄山留下的将领全部杀掉,占领常山;通报全河北:大将李光弼率大军从井陉关来了!

河北17个郡,同一天宣布效忠大唐,脱离安禄山,共推举颜真卿为盟主。

安禄山叛军正打到潼关,得知后院起火,急派史思明率大军回攻河北。

颜杲卿起事第八天,史思明杀到常山城下,杲卿部都是新兵,挡不住,城陷,颜杲卿被擒。

安禄山大骂:“你从一个小官,我提拔你到太守!有什么对不起你的,你敢反叛?”

颜杲卿反怼:“天子提拔你到三镇节度使,有什么对不起你的?”

安䘵山怒极,活剐了颜杲卿,杲卿至死骂不绝口,颜家被杀30多人。

颜真卿率军与叛军血战,敌军一时奈何不了他。

关键时刻,主战场上传来坏消息——急于求成的唐玄宗硬逼潼关守将哥舒翰开关进攻叛军,结果大败,潼关失守。

玄宗跑路到蜀中,太子李亨继位,为肃宗。

形势急转之下,河北诸郡眼见大势不妙,不少人又投降安史叛军。

剩余平原、清河、博平三郡,再也支撑不住,颜真卿只好放弃平原,率残部渡过黄河,去投奔新生的政权唐肃宗。

唐肃宗在凤翔,朝廷初创,缺兵少将,对忠义闻名四海的颜真卿自然特别优待,封为刑部尚书,御史大夫,正部级干部。

大唐君臣开始艰难困苦的重建工作。

颜真卿马上投入工作,全面肃整朝廷的纪律,维护大唐的权威和尊严。

皇子李俶率大军出征,小李一举一动都符合礼仪,比如出了宫殿才敢上马。

老将管承嗣却在小李前就上了马。

颜真卿立即弹骇老管失仪,要依律严办!

肃宗说:他年纪大了,又拐脚,就饶过这一次吧!

“虽然国家还乱着,依旧要有仪式感,马虎不得。”

颜真卿就是这样,刚正无私,铁面无情,一切以国家利益为上。

这时是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年)十月。

03

永远不合时宜

像颜真卿这样讲忠义,顾大节,不苟且、不和稀泥的刚硬性子,大家是佩服的,但在官场,注定不讨喜。

早在安史之乱前,宰相杨国忠手下有两个著名的审讯专家,一个叫吉温,另一罗希奭,合称“罗钳吉网”,没有人能逃得出他们的手心。

他们陷害开元名相宋璟的儿子,颜真卿为此鸣不平:“你们因私人恩怨害名臣后人,不惭愧吗?”

于是被驱逐出京城,到平原任太守,这也有了与安禄山斗争的故事。

老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回到唐肃宗手下,颜真卿本色不变,还是大鸣大放,对权贵狠批狠斗。

大唐收复长安,玄宗回到故地,肃宗其实防着这个老爸,太监李辅国更有软禁玄宗的意思。

颜真卿却不识相,带一批官员拜见玄宗。李国辅大怒,颜真卿被贬任蓬州长史。

762年,玄宗、肃宗先后去世,太子继位,即代宗,立即启用颜真卿,任吏部侍郎。

代宗又遭受叛乱外逃,平叛后回京城,颜真卿说:要先去拜过先皇陵墓,再回宫殿继位。

宰相元载说:你这人怎么这么迂腐?

叛乱就是因为元载引发的,颜真卿火了:“提建议是我的权力,用不用是你的权力。大唐再也经不起折腾喽!”

过了些时间,颜真卿又外放,远离中央五六年。

他就是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新皇弃用,得罪新权贵,又被排斥到远方。

永远不合时宜,却永远不改。

777年,元载死去,颜真卿第N次调回,又得罪新宰相杨炎,任太子少师,挂个荣誉虚职。

所有的权臣宰相都不喜欢他,虽欲去之而后快,但都没下狠手,因为颜真卿忠义之名太响了。

直到卢杞担宰相,却是想害死他。

这是德宗在位的事情了。

04

视死如归

卢杞这个人特别小心眼,睚眦必报,手段狠毒。

颜真卿在平原郡时,收到的三个人头之一卢奕,就是卢杞的父亲。

眼见卢杞暗地算计自己,颜真卿找到他当面说:“当年你父亲的头颅沾满血,我不忍心用衣服擦,是用舌头舔干净的。现在你要害我?”

人性是极为可怕的,有人对恩情是涌泉相报,有人却是特别不喜欢提别人对自己的恩德。

卢杞表面上惶恐地行礼,心里却恨透了颜真卿。

建中四年(783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和四个河北节度使勾结叛乱。

德宗问卢杞:你怎么看?

卢杞说:“李希烈这个人年青狂妄,一时糊涂对抗朝廷,别人劝没用。如果派一个德高望重的大臣去安抚,他一定会改过归正的。我觉得颜真卿三朝元老,忠义正直,是不二人选。”

就这样,颜真卿到淮西和李希烈谈判。

明眼人都知道,这是绝对的有去无回。

朋友都劝他,但75岁的颜真卿,老而弥坚,立即出发!

到了淮西李希烈的老巢许州,李希烈派粗壮卫士几百人,雪亮的大刀架上颜真卿的脖子,大声谩骂。

颜老面不改色,镇定从容,李希烈改礼相待,把他扣留在驿站。

河北4个节度使派人劝李希烈称帝,李希烈大宴众将,把颜真卿叫来:“你看河北四王都和我一条心,朝廷不容人哟!”

使者也说:“李将军尊大号,太师您就是宰相!”

颜真卿厉声道:“什么宰相?你们知道骂安禄山而死的颜杲卿吗?那是我哥哥!我快80岁人了,你们觉得威胁利诱有用吗?”

李希烈恼羞成怒,在院子里挖个坑,要活埋颜真卿。

颜真卿轻蔑道:“少来这一套,拿把剑来,小事一件嘛!”

李希烈没法,把他关在蔡州龙兴寺。

但该来的总是会来。

李希烈在大梁称楚帝,次年,唐军形势转好,李希烈恼火,派人到龙兴寺,杀颜老。

颜真卿见到使者,以为是唐德宗敕书,急忙下拜。

问使者:“您是什么时候从长安出发的?”

使者说:“我是从大梁来的。”

颜真卿站起来:“原来是叛臣贼子,也敢称敕书!”

被军士们缢杀于龙兴寺。

时为大唐兴元(784年)元年八月初三。

消息传来,秋风哀号,三军恸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5

烈烈轰轰大丈夫

所有练书法的人,都知道颜真卿的字,大气浑厚,质朴豪迈。

他曾经向大唐三绝之一的草书张旭学过笔法,对二王等大家兼收并蓄,形成自己独特书风,号称“颜体”。

宋大家米芾对他的字评价是:项羽挂甲,樊哙排突。

和他的品格一样,光明磊落,忠义正直,宁折不弯地追求真理。

这样的颜大人,在现实官场,固然屡屡碰壁。

但在历史长河中,他不屈的风骨,正是中华民族绵延几千年而愈加青春永焕的精神所在。

罗贯中写诗赞曰:

万古真卿义不磨,冲天豪气世间无。

忠贞凛凛名犹在,烈烈轰轰大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