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海战,又称甲午战争,是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以下是双方战列舰的对比及失败原因的分析。

一、先看一下双方主战列舰对比:

大清的定远舰:德国伏尔铿造船厂

标准排水量 7,144吨

满载排水量 7,355吨

全长 94.5米

全宽 18.4米

吃水 5.94米

动力 燃煤专烧锅炉8座

往复式蒸气引擎(2机2轴)

功率 6200匹

最高速度 15.4节

续航距离 4500浬(10节)

乘员 363人

武器装备 克鲁伯 305mm双联炮 2座

150mm单装炮2座

57mm速射炮 2门

47mm速射炮 2门

37mm炮 8门

14吋水上鱼雷发射管 3门

鱼雷艇 3艘

撞角1座

日本的吉野舰:英国阿姆斯壮造船厂

排水量 常备:4,216t

全长 109.73m(垂线间长)

全幅 14.17m

吃水 5.18m

动力 燃煤锅炉12台;往复式蒸气机2台

15,900hp

最大航速 23kt

航续距离 10kt/4,000浬

兵员 360名

武备 15.2cm单装炮4门

12cm单装炮8门

47 毫米单装炮22门

35.6cm水上鱼雷发射管5门

装甲 甲板水平部:45 毫米

甲板倾斜部:115 毫米

防盾:115 毫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双方战列舰总数对比

船只吨位:

北洋水师的战列舰总吨位为50000吨,其中主战舰只包括“定远”级铁甲舰三艘(“定远”、“镇远”、“靖远”),以及“济远”级穹甲巡洋舰两艘(“济远”、“致远”)等。而日本联合舰队的战列舰总吨位则为40,841吨,其主战舰只包括“富士”级战列舰两艘(“富士”、“八岛”),以及“和泉”级战列舰两艘(“和泉”、“桥立”)等。在吨位上,两国相差无几。

船只火力和装甲:

北洋水师战列舰的火力主要集中在船首的巨大主炮塔上,其中“定远”级战舰的主炮塔有四门210毫米主炮,而“济远”级战舰的主炮塔则有四门203毫米主炮。然而,这些主炮塔的射界受到船体限制,不能全方位旋转。此外,战舰还配备了一定数量的副炮以及机枪。

装甲方面,“定远”级战舰的装甲厚度为229毫米,“济远”级战舰的装甲厚度为145毫米。然而,这些装甲的分布并不均匀,且存在射击死角的问题。

相比之下,日本联合舰队的战列舰拥有更强的火力和装甲。其主炮塔的火力超过北洋水师,且主炮塔可以全方位旋转,增加了射击的灵活性。装甲方面,虽然其主装甲带厚度较北洋水师小,但分布更合理,且防护死角更少。

战术运用:

北洋水师的战术主要依赖横队战术,即以密集的舰队列阵迎敌,以期通过集中火力迅速击溃敌方舰队。然而,这种战术在当时已经过时,而北洋水师并未及时更新战术,这也是其失败的原因之一。

相反,日本联合舰队则采用了更为灵活的雁形战术,即以两艘战列舰为先导,其他战舰跟随其后,形成灵活多变的战斗队形,以对抗敌方舰队。这种战术更适应现代海战的需求。

三、失败原因分析

船只老旧:

北洋水师战列舰的老旧问题严重。许多战舰在建造时就已经落后于世界海军的发展潮流。例如,“定远”级铁甲舰虽然吨位巨大,但其防护系统和火控系统都已经过时。这使得北洋水师在战斗中无法对抗日本的现代化战列舰。

技术落后:

相比于日本联合舰队,北洋水师在技术上存在较大差距。例如,日本战列舰已经装备了先进的测距仪和新型火炮,而北洋水师的火炮系统仍然主要依赖传统的目测和经验估算。这使得北洋水师在战斗中难以准确命中目标。

战术不当:

北洋水师的战术过于保守,缺乏创新和灵活性。在战斗中,往往被日本联合舰队牵着鼻子走,被动应付敌人的攻击。此外,北洋水师的战斗队形也存在严重问题,使得船只在战斗中难以协调行动,增加了被敌人攻击的风险。

军队素质:

与日本相比,北洋水师的军队素质存在一定问题。虽然许多官兵都经历过多次海战,但训练水平和作战技能并没有得到有效提高。此外,军队内部的腐败和营私舞弊问题也严重影响了军队的战斗力和士气。这使得北洋水师在战斗中难以充分发挥其战斗力。

政府支持不足:

清朝政府对海军的支持不足也是导致北洋水师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自1889年以来,由于政治和经济原因,清朝政府对海军的投入逐渐减少。这使得北洋水师的装备和训练受到严重影响,无法与日本联合舰队相抗衡。此外,清朝政府在战争中的决策失误和外交失误也加剧了战争的失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日方的炮弹发射数量10~20倍于北洋水师。

根据现有的材料,北洋水师所使用的架射炮射速要远远低于日本的速射炮,而且当时大口径后膛炮发射药与炮弹是分离的,更加降低了定远镇远大口径架射炮的发射速度,以1894年9月17日黄海海战12点55分开战后一小时内双方实际参战军舰为基准,经过反复计算后发现:清日双方100毫米主战火炮的理论发射数据为,日军联合舰队为46242发,北洋舰队为2368发,双方的射速比是18.76︰1。显而易见,对于双方整个舰队而言,日方的100毫米以上主战火炮发射量几乎是清方的20倍。

海战的核心是日军“第一游击纵队”4舰与北洋水师6舰的炮战,尽管日军“第一游击纵队”4舰与北洋水师6舰的总吨位之比是14784吨对14136吨,双方的100毫米口径以上主战炮之比是38门对28门,数量比为1.4︰1,看上去似乎相差不大。但经过详细计算发现,双方在关键的一个小时里“抡圆了打”,理论上的发射数量之比却是惊人的13990︰1248,射速比为11︰1。也就是说,日方的主战炮火力11倍于清方火力。

当天的14点22分左右,北洋舰队的“广丙”和“平远”两舰赶到时,“超勇”、“扬威”两舰已经被击沉,以后一小时内双方火力射速的理论数据为:日方可发射46242颗炮弹,中方可发射4080颗炮弹,火力射速比是10.89︰1,日方的军事火力依然是中方的10倍有余。尽管实战过程中双方的发射数量小于理论计算数,但双方火力悬殊的状况不会改变。北洋舰队的“超勇”、“扬威”两舰沉没后,日军的“第一游击纵队”4舰又先后同北洋舰队的“致远”、“济远”、“经远”、“来远”、“靖远”、“广甲”6舰缠斗。结果,北洋舰队两艘被击沉、两艘逃逸、两艘重创搁浅。

五、日海军炮弹的炸药威力是北洋舰队的炮弹炸药的100倍。

日军不仅发射的炮弹数量十几倍于北洋水师,而且炮弹的威力也远大于北洋水师。该秘密就在于双方炮弹用的“炸药”不一样,北洋水师用的是落后的“黑火药”,是现代鞭炮用的火药(发射药是黑火药钝化之后的粟色火药,开花弹装药是黑火药 ),而即使是该种装黑火药的开花弹装备也极少,大部分是当年购舰时英德船厂所随舰赠送的,北洋水师所配备的大部分还是不能爆炸的实心弹,该种实心弹弹体内常配以沙石增重(电影中出现的炮弹倒出沙子的情节就是出自于此,但是电影曲解了原意),是完全以自身重力和冲击力来攻击对方军舰。而日军所使用的炮弹全部为填装新式的“苦味酸”炸药的开花弹,其威力是“黑火药”的100倍。具体说,黑火药的威力只有硝氨炸药的10分之一,硝氨炸药的威力只有苦味酸的10分之一,也就是说1斤苦味酸相当于10斤硝酸氨或相当于100斤黑火药。

由此可知整个舰队交战,北洋舰队损失5艘,而对方1艘未沉,就是情理中的事情了。北洋舰队击中日舰不少炮弹,就是打不沉一条,原因无他,炮弹威力太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洋水师成军之时,正是世界海军技术战术大发展大跃进的时代,可以说一年一个潮流,不亚于现代电脑更新换代的速度,蒸汽铁甲舰该如何用于海战,各国流派甚多,而军舰技术,火炮技术也是日新月异,北洋水师由于成军之后,因种种原因(满清视北洋水师为李鸿章汉人的武装),未再添一舰,至开战时已经与日本联合舰队的武器装备存在了训练无法弥补的技术差距,而开战后所采用的横队迎敌,也是根据所装备舰船的火炮配置所事先设计的,事实上,北洋水师的训练水平要远超联合舰队,从双方火炮命中率即可见一斑,传统的观点总是笼统的从清朝腐败无能,体制落后解释,完全无视19世纪海军技战术的发展历程,可以说北洋水师的官兵并未被公正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