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长,敌人俘虏的胸部有东西在动!”

1952年的朝鲜西海岸,志愿军的一个小战士指着一个刚刚被抓获的战俘,警觉地对情报科科长丁公量说着。确实,在情况异常复杂的抗美援朝战场,敌人的高科技装备层出不穷,能在他们胸部乱动的东西,是什么谁都不好说。万一是炸弹,可就麻烦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谁知,丁公量随手摸了一把,就知道了这东西到底是什么。而且,他还制定了一个策略,利用了敌人的这个装备,接连骗倒了美国中情局局长杜勒斯,和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那么,这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丁公量计划又是什么呢?

1950年9月,美国人在战况不利的情况下,发起了仁川登陆。战局迅速逆转,美军攻克了朝鲜方面的一个又一个防线,并占领了90%的半岛领土。

仁川港口,是敌人精心挑选的登陆点,在那里上岸的大批士兵,绕道进入朝鲜背后地区,并采取前后夹击的策略,除了和朝鲜人民军缠斗之外,还在短短13天内进犯至鸭绿江边。他们甚至妄想通过“感恩节攻势”和“圣诞节攻势”轻松拿下整个朝鲜半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可惜的是,他们低估了中国!随着志愿军入朝作战,战局再次逆转。经过艰苦的5次战役,志愿军成功扭转了战局,打得敌人节节败退。此后,我军与敌人陷入了长时间的对峙期。在表面上平静的同时,敌人却在暗中筹谋一个大的计划: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下令,要求军队必须进行“二次登陆”,一举夺取我们目前控制的土地。

对于敌人的行动,我军已经有所察觉,所以设置了重兵,防御朝鲜东西海岸。同时,反谍报和反渗透,也是志愿军工作的重点。而丁公量,就是这些工作的主要负责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丁公量,1921年出生在浙江舟山,17岁时就已成功入党。从一开始,他就在情报部门工作,并与其他同志一起负责甄别和铲除叛徒的工作。在抗战期间,他凭借精密细致的工作方法,和卓越的洞察能力,成功地带领“400特工组”渗透到敌人内部,为我们党获取了无数重要情报。同时,他还成功识破并策反了六十多名敌方间谍,甚至包括敌方的一个高级军官。抗美援朝开始后,丁公量进入朝鲜,积极从事反间谍工作,而且卓有成效。

在1952年夏天,丁公量仔细布控,成功抓获了一名间谍,并通过他,得知在7月26日,敌军会在万里德山附近空投人员,运送物资。

显然,这是一份珍贵的情报。丁公量决定,就利用这份情报,给美军一个突然袭击。当日,志愿军做好了准备,布下了天罗地网。但是我们等了很久,却没有等到美军的到来。此时,有些人感觉情况可能有变,不知该继续蹲守还是撤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在这时,战士们听到了飞机引擎的声音。他们抬头看时,却没有发现任何亮光,只能模糊地看到飞机机身的轮廓。晚上开飞机而不点亮灯光,肯定有异常之处,战士们沿着小路摸到了飞机降落的山崖附近,果然发现一个人顺着绳子缓慢下滑。

这个人刚落地,我军就一拥而上,将他抓了俘虏。当时,一个战士发现,这个人的胸部鼓起来一大块,看着就像一个女人一样。但是,这个隆起还时不时的动一下,似乎里边有什么活物。当时,美军在情报工作方面的硬件十分先进,对于他们的任何设备,我们都很惊奇。当时战士们对这个会动的东西感到好奇,但没敢搜身检查,唯恐是什么爆炸装置。最终,这个俘虏被送到了丁公量,由他负责甄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丁公量看了看俘虏的胸部,心里已经有了答案。他撕开了对方的衣服,发现里边是一个小小的笼子,里边是一只信鸽。而信鸽的一条腿上,是一根小小的小铁管。丁公量早就听说,美国在二战期间,就大量使用信鸽传递情报,于是就断定,此人百分之百是个美国间谍。

审问随即开始。那个俘虏,起先仍然坚称,自己只是一个普通平民百姓,为了避免战乱而在夜间潜入朝鲜。对于这样的说辞,丁公量并不相信,于是便询问信鸽是怎么回事。此人支支吾吾的,半天答不上来。丁公量继续施压,结果很快,此人便招供了。

据他交代,自己叫朴北时,是韩军的一名情报人员。他之所以趁夜潜入朝鲜北部,是为了与“张疯子”会面。一旦会面成功,他将用鸽子将消息传回给韩军,不久后高级情报人员就会到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张疯子”是何许人也呢?此人曾经是国军的一个情报人员,此人曾多次与我党交手,并对我们内部情况了如指掌。解放战争胜利后,“张疯子”成为了通缉犯,国内关于他的悬赏令铺天盖地,迫使他不得不逃亡到朝鲜半岛地区。

在这里,“张疯子”集结了一批心怀不轨之人,并建立起新的组织“会道门”,聚集了一批徒众。在抗美援朝战争打响之后,蒋介石再度与他取得联系,希望他能配合美方工作。而为了确保安全,敌人决定派出朴北时,与“张疯子”会面,在确保自身安全后,继续进行间谍和破坏活动。

听说朴北时要找“张疯子”,丁公量不由地大笑起来。原来就在几天前,志愿军就发现了“张疯子”的通敌行为,在追捕中将他处决了。如今的这个敌人间谍,已经失去了接头的对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听说“张疯子”已死,朴北时在短暂的慌乱过后,立刻表示自己要投降,并且表示愿意听从解放军的安排。

丁公量没有忙着进行下一步行动,而是询问朴北时,信鸽到底是干什么用的。朴北时回答说,鸽子腿上绑着的,是一个实验管,在其中放置了两种化学液体。根据计划,只要事情顺利发展,他需要扭动实验管上的小机关使液体混合,并将鸽子放回去。如果情势不妙,朴北时则需要原封不动地送回鸽子和实验管。这比起普通的“飞鸽传书”来,要更加安全、精确,而且别比电台通讯更加隐秘。

听完朴北时的供词后,丁公量决定采取行动,引蛇出洞。他命令朴北时,混合鸽子腿上的实验管里的液体,并放飞它,静待敌方情报人员自投罗网。与此同时,丁公量命令部下们严密监视山林地区,不放过任何可疑迹象。然而经过两个多月的部署和安排,我们军队却没有发现任何敌人的踪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在所有人都有些疲劳的时候,在9月27日深夜,我们的侦察军队终于等到了敌人的七名特工。这七个人跳伞之后,还没有站稳,就被我们军队抓住了。其中的四人试图逃跑,结果被几颗子弹击倒。剩下的三个人看到形势不对,立即跪下大喊:“我投降!”。

被捕之后,这三名敌人的情报人员非常配合审讯工作。根据他们的交代,几个人分别叫孙宪、权某和裴某,都是经过专门培训的情报组成员。此次任务是刺探我们在东西海岸的部署情况,包括军事力量、粮食物资和作战计划等。同时他们还表示,美军最近可能会有大动作。

听到这些,丁公量不禁后背发凉,心中涌起一阵寒意。此时在海岸地区,我军的兵力并不强,幸好我们抓住了这几个人,才得知敌方的阴谋计划,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位孙宪实际上是朝鲜人,少年时期曾跟随母亲来到山东烟台,并在那里读书生活,掌握了流利的中文口语。回国后,他成为当地一名中学老师,在生活上虽然并不富裕但却安稳舒适。他有着出色的语言天赋,精通汉语、英语、日语和朝鲜语。

然而战争爆发后,孙宪的家乡被美军占领,他也被关押起来。由于精通多门语言,他成了一个稀有的人才,很快就被送入特工训练基地。为了保命,孙宪只能屈从于敌人的命令,并与其他人一起接受训练。但是,在他内心深处,却对美军极度排斥。因此当他看到志愿军时,几乎没有犹豫就选择了投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听说了孙宪的遭遇后,丁公量便让他去劝说权某和裴某。而这两个人本来意志力就不坚定,而孙宪用自己的话,成功击溃了他们最后的防线。在短短一天时间内,这些敌方的情报“精英”,便都被丁公量完全控制住了。

三个人交代了自己随身携带电台的频率和密码,还交代了电报中暗语:只要在每封电报的第12个字处,插入“马在奔跑”四个字,就可以表明身份,同时说明刺探工作仍在继续。

根据这个情报,丁公量组建了一个名为“逆用电台工作组”的情报小组,并精选出三名经验丰富的志愿军成员伪装成权某、裴某和孙宪,利用电台暗语与敌方高级人员保持联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丁公量还召集了第九兵团保卫部的参谋们,准备给敌人送上一份大礼。他们花了好几个晚上,制作了一张毫无漏洞的东西海岸布防图。这张布防图详细标注了我们军队驻扎点,真真假假混合在一起,看不出任何破绽。

等到时机成熟,丁公量让三名志愿军将“布防图”传递出去。拿到“布防图”后,敌人并不完全相信,他们试探性地发起了对东海岸几个点的进攻,结果还真发现了我军部队。

经过几轮交锋,敌人又吃了不少亏,终于相信我们在海岸地区有着严密的驻守。趁着他们节节败退之际,丁公量又发送了一份虚假情报告诉敌人,说是志愿军在朝鲜东西海岸地区,共驻扎有兵力超过30万人,并获得苏联提供的新式武器,粮食物资也十分充足,可以支撑8个月的战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份情报,很快就通过美军的前线指挥官,传到了中情局局长杜勒斯的手里。这位政界和情报界的双料“老油条”,对情报深信不疑,随即向艾森豪威尔作了汇报。艾森豪威尔是军人出身,当然知道登陆战的危险性。他认为,志愿军既然已经有了准备,那么“二次登陆”作战的计划,就只能取消了。

以丁公量为代表的志愿军情报人员,就这样以一份假情报,成功化解了一次危机。这之后,战争又持续了将近一年,最终在1953年7月27日,中美朝三方签署了停战协议,为期三年的混乱局势终于结束。

战争结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一直以为美军的退让,是因为自己国内的内外困扰,但没想到丁公量编写的虚假情报起到了作用。日月如梭,在41年之后的1984年,相关的资料解密,美国人这才知道,自己被骗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抗美援朝之后,丁公量再次因为卓越的功绩,获得了晋升的机会。1964年,他转业到中国科学院,并于一年后再次调入华东分院。2017年,在95岁高龄时,丁公量在华东医院离世。

与那些浴血奋战的士兵们不同,丁公量作为一个情报工作人员,相关记载资料非常有限。至今,我们也无法完全还原他的形象。然而,这并不影响他被认为是一个伟大的人物。没有他精心审查和盘问敌方的能力,我们就无法得知敌人的计划;没有他设计出巧妙的计策,战争可能会造成更多的伤亡,百姓也将遭受更长时间的痛苦和悲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情报战线是一条看不见的特殊战场,除了斗智斗勇,情报人员还需要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他们需要随机应变,灵活巧变,临危不乱,沉着应战。而在这些方面,中国人的素质往往超过其他国家,这也就是我们经常能在情报战线取得主动的原因。

正是由于先烈们舍生忘死的奉献,抗美援朝才能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取得巨大的胜利。和平来之不易,先辈们与敌人斗智斗勇,浴血沙场的爱国情怀和卓越智慧,永远值得我们后世纪念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