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全国文明村——长清区万德街道马套村的古槐路上,“元宇宙画展”开展。一边是古老的农耕文化,一边是全新的数字技术,这两种元素“混搭”在一起,碰撞出了怎样的火花?

这场元宇宙画展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画乡”社会实践团队策划的,结合马套村的农耕文化主题,开展实地调研、绘制农具画作、设计文创等形式,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化及文旅融合的路径,并邀请部分师生通过AI绘画共同探讨科技进步的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元宇宙,又称为“Metaverse”,是一个融合了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综合性概念。它是一个虚幻而真实的数字世界,与我们所熟悉的现实世界相互交织,让用户能够在其中进行各种体验、互动和交易。将新技术运用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汲取农耕文化的精华,是一次全新的尝试,开启了一场奇幻的文化之旅。

为何要选取这样一个主题?因为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村庄是这种文明的载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实践团队看来,乡村拥有全国57.59%的土地和50.31%的人口,是中华民族文化身份认同的根基,国家粮食与食品安全、经济发展、民生幸福、环境保护的命脉之所系。

为何要选在马套村的这条古槐路上?这条路浓缩了农耕文化的珍贵记忆与时代蕴意。古槐路因路尽头的一棵近700年树龄的古槐而得名。沧桑古槐与马套同呼吸、共命运,见证了马套村的历史更迭和沧桑巨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元宇宙遇见乡村,无限的创意赋能了乡村振兴。参观古槐路,感受历史岁月的更替。这里有老支部、老村委以及老民居,集红色教育、参观游览和文化体验于一体。巷道的两侧多为上世纪70—80年代的老房子,还原了大队部、木匠家、铁匠家等家庭作坊,再现了以简单机械劳动力为主的耕作方式。

“师生们通过绘画表达了农具之美以及对农耕文化的理解、对乡村工匠的敬意。展览当天还邀请了乡村工匠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画乡”社会实践团队表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传承与保护中不断创新发展,让农耕文明展现新的魅力和风采。农耕文明中所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等方面内容,具有重要价值。

古老的农耕文明诞生于乡土之间。只有展示好、传承好传统农耕文化,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让活态的优秀传统乡土文化传下去,保留住农耕文明底蕴,才能让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在新时代展现新的魅力和风采。

用创意赋能乡村振兴。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变革与发展,“元宇宙”一词成为热点,在乡村振兴领域大有可为。特别是以文化创意赋能,通过创新技术的加持,构筑起更加丰富的多元互动,为传承农耕文化搭建科技创新的载体和平台。运用数字展演、虚拟现实技术,通过古街画展、举办艺术赛事、田园旅拍、文旅线路设计开发等,融入场景讲解、互动对话、网络视听,吸引广大游客参观打卡。

创建乡村建设新场景。当下,风景和美的美丽乡村比比皆是、随处可见,进一步盘活美丽乡村的公共空间和丰富的农耕文化资源,需要充分运用充满人文历史气息的古村落空间。比如,依托数字技术和数字平台,将乡村特色农业、历史遗迹等,打造系列数字藏品,构建数字场景,游客参与乡村公共社交活动、村庄共建等。

吸引更多年轻力量深度参与。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新时代乡村繁荣,更加迫切需要年轻人的深度参与。将农耕文化宣传融合进年轻人最喜闻乐见的短视频、电影、娱乐节目中,利用移动新媒体等多渠道加大宣传力度,完善人才引育机制,让年轻人更好地感知文化的基因和精神,进而吸引参与数字乡村建设,推介文旅资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探索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正确打开方式”。丰富传统文化呈现形式,围绕群众文化生活需要,立足乡村地域特色和文化资源禀赋,挖掘其独特性和稀缺性,运用“线上+线下”“文化+视听”“体验+实景”等多种方式,通过沉浸式体验、远程式交互,推出一批符合时代特点、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农耕文化项目和创意产品,努力做到满足大众味蕾,引起观众情感共鸣,增强大家的参与感、认同感、获得感。

数字应用+乡村建设,当元宇宙等新事物进入乡村振兴的轨道,看似是元素“混搭”,实则让我们看见了乡村建设的无限可能。期待未来会诞生更多的数字乡村,推动乡村发展有奔头、有甜头、更有看头!(长清区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