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我将每日为您带来精彩内容,希望您不要错过哦~

2021年,农村一对50岁左右的夫妻,在我面前吹嘘,自己花钱买东西不要钱。

我一听就知道坏事了,肯定是把支付花呗打开了!

我赶忙帮她查看,花呗欠款3000多元逾期,很有一段时间了,即便把欠款还了,估计征信上也洗不掉!

询问才知道,是孙子打开的,他们还以为捡了个便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未成年人上网败家的事情,已经不是一次两次震破我们的耳膜!

玩游戏买道具,给女主播刷礼物,家长的血汗钱被挥之一空,比土豪还土豪!

如今,老年人一掷千金,正在制造焦虑。

未成年乱消费,把钱追回来还有一线机会,老年人网上购物被骗,咱就揪心去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 恐怖如斯

根据《齐鲁一点.果然视频》9月17日的消息,一个名叫黄灿的网友,在社交平台吐槽奶奶被主播忽悠,在网上购置了一大堆三无产品。

黄灿得知之后,第一时间张罗着把这些没用的东西退货!

奶奶随后的一番操作,可把黄灿气得够呛!

黄灿这边刚刚退货一批,那边奶奶又买回来一批。

别看老太太年纪大了,花钱买东西的速度可不慢,黄灿发现,有些商品的退货的时限已经过了,这批商品买回来只能认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后,诱导老年人消费的剧本也被扒了出来。

在短视频平台的主播,那一双嘴巴可甜了,朝观看直播的老人,一声声老爹老妈地喊着,老人的心都快暖化了。

等到情绪调动到位,这群人磨好的镰刀,便挥舞着起来,开始指挥老人们下单消费。

比如,他们谎称有一条船沉了,有一堆金子可以低价卖给老人,本来这种骗局毫无亮点,但是对方哄老人有一手,老人们愿意听,子女又又不可能天天盯在在后面。

老人们眼见有便宜可占,又怎能不任其摆布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面这个图片,是白鹿视频9月17日记录的一个故事,有位八旬老人,从直播间买下了100多条饰品,家里的年轻人都惊呆了!

老人有没有被骗,我们不知道,但后辈把此事揭露出来,也能看见家人的态度,对无良商家有多愤恨!

2.老人被骗不在少数

如黄灿奶奶这样的老人,被骗的不在少数。

早在前几天,网络上爆火的一笑倾城和秀才,随意摆动一下姿势,就能博取了大批老年人的信任。

虽然这二位未必通过某种手段,误导老年人消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网上有些无良主播,通过类似的方式,恰恰把短视频平台流量挥霍到了极致,先博取老年人的信任,随后哄骗老人,牟取暴利,并不少见。

有数据显示,短视频平台超过41岁的用户超过了4成,51岁的用户接近两成,他们月度的线上消费能力超过2000元,某些年轻人都望尘莫及。

与消费能力不匹配的是,他们缺乏理智,太容易共情,在打他们注意的人眼中,她们是最好的韭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人们处境大同小异,子女们常年在外打工,他们独守家庭,替子女们照看孩子,娱乐项目不多,找不到人互动。

老人在家里缺乏安全感,儿女们为了哄老人开心,给他们买智能手机,起初他们还推拒,一旦迷上,就走不开了。

在某些时候,子女的一万句话,也顶不上老人关注的主播一句话。

子女买手机的时候,起初只是希望老人刷刷视频打发时间!

后来,平台大力推广直播带货,老年人胡乱消费变成重灾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 晚年挥霍式悲剧

老年人网购的悲剧每天都在上演!

第一,

听了介绍,直接下单!

他们觉得自己占了便宜,实际上吃了大亏!

被骗后,亲人劝说,又太固执,不知道反省,继续我行我素,年纪越大,问题越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

买完后知道受骗,不知道如何投诉,退货!

老人买东西很容易,点进去付款也简单。

让他们操作申诉退货,难度大了好几个台阶。

等他们折腾明白,退货的期限说不定也过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

上瘾式购物,全靠子女摆平,不现实!

老年人有了手机,一旦学会了如何买东西,无时无刻都可能下单,子女又不可能天天盯着他们。

老年人闲来无事,就会不停地买买买,年轻人却不得不耗费心力地盯着,时刻准备退退退!

这场拉力战中,老人和子女都不会是胜利者,因为胜利者躲在直播间后面偷偷乐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 写在最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专家表示,平台应该处理好算法逻辑,识别出老年人的年龄,对某些购物场景应该限流推荐,以免老人们受骗。

当商家和平台,都把商业变现,记在心里,能否对老年人多点尊重,就是一个非常值得深思的问题!

手机钱包的钱花了,至少花的是现钱,没钱他们可以不买,如果不小心用了信用支付,导致老人们的征信受到影响,这个后果该谁承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