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有幸跟几位老同学小聚,开心之余感慨颇深。

酒至半酣,深思极恐,体制内的同学们似乎都悄然无声了。

这些同学,有的端坐在领导岗位,有的是脚不沾地忙碌的办事科员。

尽管分工大不相同,但朋友圈都不约而同的一致:

几十年如一日的“朋友圈仅三天可见”;

难得主动发个消息,也是惜字如金,没一个多余的字;

如果有事要说,从不打字,也不打手机,永远都是微信语音电话。

关于他们的新闻,全是昔日里的旧闻,最近动态一概全无,似乎没有人知道他们现在的情况。

体制内的老同学所谓的消失,并不完全是人家工作繁忙,而是混的太好了。

我大学时候的一个球友,学生时代关系好的不得了,恨不得天天在一起踢球。

毕业后,也一直没断了联系,虽然联系不如大学时候多了,可也总是发发微信,每年见个面吃个饭小聚一回。

直到去年他高升江苏省某市的实权正处级,得知消息的时候,我也很替他高兴,熬了这么多年,终于到了真正的领导岗位上了。

迫不及待发个消息恭喜他的时候,却发现微信已经不是好友了。

我翻开电话通讯录,看着号码迟迟没有拨打,最后还是按了锁屏键。

我清楚的明白,我们之间的友情缘分已尽,与其道别,不如相忘于尘世间。

他不缺友情,而是不需要我的这份友情了。

我能够理解他,因为有规定,到了一定级别,是禁止加入老乡群、战友群,更不要说频繁的同学聚会了。

无声的告别,是性价比最高的回避。

像我这么识趣的毕竟是少数,更多的人是到处打探他们的消息,甚至一丁点蛛丝马迹都不放过。

不为别的,就为了能攀上关系,叙叙旧,重铸人际关系。

更有甚者,打听到他们的饭局,制造偶遇,敬酒添菜,直接买单。

开几句玩笑,暗示下跟他们旧日里多熟络,尬聊几句尬笑几声,看着他们礼貌又有几分厌烦的微笑,点头讪笑的退下。

真心热情,假装熟悉。

邂逅隔壁小区同学的爸妈,必须鼻孔朝天假装不识;

专访帝都吏员同学的父母,隔三差五就去请个安,恨不得早晚三叩首,就差改姓同学的姓了。

体制内的老同学面对这种情况,一般不会刻意去拒绝,多数时候都会给同学点薄面。

但面对同学的手机拍摄,就会有些紧张,在领导岗位上的,通常更是谢绝合影。

尤其,当同学拿起手机录像时候,他们会迅速的躲避镜头,即使在镜头外也是面无表情,双手背后,一言不发。

有些上杆子不是买卖的同学气愤道:

当个处级领导,至于吗,一点都不念旧日的同学交情。

再怎么也是老同学,我还能害他吗?

想一起拍个照片,发个朋友圈,他怎么就遮遮掩掩严词拒绝了。

其实,不在体制内工作的人,只会看到体制内的光鲜,却看不到体制内的烦恼。

体制内面对聚光灯,不亚于明星对于狗仔队镜头的恐惧。

真有个风吹草动被自媒体爆料,甚至一不小心上了热搜,那就铁定升职无望,甚至有丢饭碗的可能。

危墙之下,安有全卵。

毕竟,出事推到前面去担责的,都要戴着临时工的这顶帽子。

我突然想起多年前使用qq的两个功能:

一个是,隐身;

一个是,隐身对某人可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说个小故事。

在体制内上班的表表弟问我:久居宦海,当如何自保。

我问他,对前程有何期待?

他撇撇嘴,主任科员退休足矣。

我大笑,安步当车,急流勇退,这好办。

那就牢记两个字:低调。

表表弟不解,何时何地低调?

我正襟,随时随地每时每刻都低调。

自己的私事,一概不说;

别人的私事,听完拉倒;

抖音快手,只看不发;

朋友圈无内容,永远三天可见;

上班在领导眼皮底下干活,下班到点立马回家。

表表弟想了想,说其实总结起来就一句话:主动的失联。

我拍了拍他肩膀,小弟,主任科员指日可待。

没有人可以一直红下去,人生总有起落,

所以,

低调,是体制内约定俗成的谨慎。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