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培信曾担任江苏省委书记、江苏省代省长以及江苏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等职务,他出生于1921年,江苏响水人,是一个孤儿。早年时期,韩培信吃“百家饭”长大,1939年,18岁的韩培信参加革命,成为我党的地下交通员。

在这之后的抗日战争中,韩培信活跃在苏北大地上,参与了一系列反“扫荡”与反“清乡”战斗,在我党的带领下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迎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解放战争时期,韩培信担任了滨海县县长等职务,在任期间,他积极组织群众支援淮海战役前线,为淮海战役的胜利作出巨大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韩培信留在江苏工作,担任了常熟县县长以及苏州地委副书记、书记等职务,领导了当地的土改运动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改造工作。1957年之后,韩培信逐渐受到重用,担任了江苏省委副秘书长以及代理秘书长。

1966年,十年特殊时期开始后,韩培信受到冲击,直到1970年才重新复出。1975年,韩培信晋升为江苏省革委会副主任、江苏省委书记(当时设有第一书记),也是这一年,梁保华成为韩培信的秘书。在这之后,梁保华一直在韩培信身边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也学到了很多处理问题的方法。梁保华后来的成就也很高,担任了江苏省长、省委书记以及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等职务。
说回韩培信。1983年,韩培信晋升为江苏省委书记,需要说明的是,此时已经取消第一书记,担任省委书记的韩培信实际主持江苏省委的全面工作。后续韩培信又担任了江苏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等职务,于2004年离休。

担任江苏省委书记期间,韩培信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引导干部解放思想,从而推动全省干部在经济建设与社会事业发展方面更上一层楼。另外,韩培信还大力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支持发展乡镇经济,他还安排专门的人员总结华西村的发展经验,在全省范围内宣传与推广,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担任江苏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期间,韩培信坚持把服务和促进改革放在人大工作的第一位,他每年都有计划地检查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充分发挥了地方人大的作用,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使得江苏省人大的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离休之后,韩培信主要生活在南京,晚年的韩培信非常关心家乡响水县的建设发展,曾多次为家乡的教育与扶贫事业捐款捐物,奉献爱心。值得一提的是,韩培信是孤儿出身,他对孤儿的生活也非常关心。2006年,韩培信给响水县的县委书记打电话,说想成立一个资助孤儿贫困学生的基金会,资助家乡的孤儿。响水县委对这件事非常重视,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负责这件事。
基金会的首批资金是韩培信个人捐献的,由响水县的县委书记用蛇皮袋子从南京带回响水县,共计82.08万元,这些钱全是老人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各种面值的都有,有的是逢年过节收到的慰问金,有的是子女孝敬的,也有是亲朋好友看望时给予的。响水县的负责人花了很长时间才数清楚这笔钱,后来韩培信又两次为基金会捐款,前后一共捐出163.69万元。

基金会成立后帮助了很多孤儿与贫困学生,在扶贫以及助学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韩培信也非常欣慰,晚年他主要生活在南京,于2017年病逝,享年96岁。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