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座邹氏祖屋兴建于明末清初,占地面积1185平方米,不仅是县级文化保护单位,更是邹氏宝贵的文化瑰宝。

大浪淘沙,数百年沧桑巨变,邹氏古屋见证着历史的一盛一衰、一治一乱、一起一落。

也见证着邹氏的兴旺繁荣,如今泰宁祖屋的修缮不仅具有功在千秋的历史功效,也为上海非遗木作研学提供了宝贵的文化参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座邹氏祖屋位于文化名城泰宁县,泰宁县自古就是文化名城,素有“汉唐古镇,两宋名城”的美誉。

提到泰宁名城这里最吸引人的就是泰宁的古建筑群,在这里最引人瞩目的莫属“尚书第古建筑群”,这也是江南地区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筑群,如明珠般镶嵌在泰宁这一块风景秀丽的文化古城之上。

1988年正式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重点文化保护单位。

在泰宁这块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上,衍生出大量邹氏文化,而邹氏祖屋则是聚集在这里的邹氏文化的见证者,亲历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泰宁古城当中的邹氏祖屋聚集大量古韵古风的古建筑群,其中的一砖一瓦都极其具有研究价值!

古木参天,茂密葱茏。

邹氏古屋内部耗材也十分考究,木材纹理细腻,密度高,光泽耐久给人以淳厚的含蓄美。

古城墙纹理清晰可见,墙体厚实坚固,承载着历史沉甸甸的重量。

邹氏祖屋虽经历数百年时间的冲刷洗礼,却依然散发出威严与尊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邹氏祖屋也为泰宁申办文化古城提供一个友好开放交流学习的载体,为泰宁申办国家级文化名城提供宝贵的契机。

项目总共耗资4.5亿,整体涵盖古城文物修缮,历史建筑复原,同时“上海育梓非遗木作研学营”的学员深入泰宁古城现场,开展非遗研学活动。

邹氏古屋分为前后两个庭院,里面的格局分布由前天井、后天井、前厅、后厅、门厅、天井组成,前后两个院落都坐西朝东,紧邻尚书第古建筑群。

老工匠对祖屋的屋面、排水系统、周边环境等安全隐患进行检查筛选,对墙体、院落等文化古迹进行修缮复原。

最大程度的保留祖屋的历史文化价值,也让人们感受到古老建筑的文化魅力,体验祖屋承载的文化积淀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