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欧盟掀起了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调查,引发了舆论对贸易战的担忧。因为德国跟中国经济的紧密联系,德方帮中国说了几句公道话,结果被英国骂为“欧洲病夫”。
对此,德国媒体认为,欧洲车企在电动车领域不思进取,自然是干不过中国。这一点,在今年举行的慕尼黑车展上,中国车企展现的新产品、新技术,让欧洲车企的产品黯然失色。在这样的背景下,欧盟启用政治手段打压中国车企,很有可能引发中国的反制,从而引发贸易争,这是一个双输的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上,为了减少对环境的损害,各国都在大力扶持电动汽车相关产业的进展,欧盟为何只针对中国电动汽车?美国对其电动汽车进行了大额财政补贴,欧盟为何不敢放个屁?还有,哪怕就是欧盟自己,也制定了对电动汽车的大额财政补贴,以这个理由制裁中国车企,这不是打自己的脸吗?
欧盟的举动,也是对自由经贸的破坏,假如没有自由贸易,德国就不会有今天这样繁荣的局面。欧盟跟中国如果爆发贸易战,那么第一受到损害最深的,就是德国。一方面,中德关系十分紧密,另一方面,德国汽车行业非常依靠于开放的市场以及中国市场准入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德媒还指出,目前各国构筑市场壁垒的趋势已经在拖累德国经济。
中德关系紧密,让其他国家嫉恨。英国媒体拐着弯骂德国为“欧洲病夫”。日前,英媒《经济学人》发表了一篇名为《德国再次成为欧洲病夫了吗》的文章指出,德国眼下经济的纷乱衰退,成为了欧元区表现最差的经济体之一,朔尔茨政府的支持率连续下跌刷新纪录。眼下的德国,与25年前那场悲剧一样,当时大家都称德国为“欧洲病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评论认为,德国对“欧洲病夫”的称号深深不满,从德国总理和部长都对此进行了反击,但是他们都不敢提“北溪被炸事件”,这是导致能源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
而要想走出眼下的困境,德国加深跟中国的合作才是正确之道。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