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就够苦的了,还要被骗。”

“都是局,家长太难了。”

用网友们的这两句话形容“家长花费50万为自闭症儿子经络重构”事件中常熟市民王先生的遭遇,真可谓太贴切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是,两年前,王先生3岁的儿子被确诊为自闭症,之后一直求医问药无果,可在半年前,王先生接触到了一个声称可以治疗自闭症的机构,看到机构的治疗群聊天气氛很热烈,经常有人分享自闭症治疗成功的案例,耳濡目染下,王先生“咬牙”支付了50万零3千元。

质疑效果后王先生被踢出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质疑效果后王先生被踢出群

然而经过8次“调理服务”后,王先生的儿子并未取得特别的效果。于是,王先生在治疗群中反映效果不好,但是竟然直接被机构踢出了群聊。就此,王先生才意识到自己可能遭遇骗局,于是公开向媒体求助。因为此前帮助机构做过效果宣传的另一家庭的孩子接受了全部“调理服务”后,同样没有好转。

对此,有儿童专家表示,自闭症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到目前为止还是不明确的,比较公认的现有研究成果表明,自闭症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交互导致发病的,其中先天遗传背景因素影响较大,占80%左右,后天的环境因素约占20%。至于“经络重构”治疗自闭症的说法从未听闻,提醒家长不要轻信没有资质的社会人士提供的各类服务。

一定程度上,就算儿童专家不站出来以正视听,仅就“经络重构”治疗自闭症的说法就自带骗局气质。可是在“病急乱投医”催动下,“王先生们”也是难免当局者迷。于是本来能看破的骗局也看不破了,于是在一切都为了孩子的前提下,50万又算啥呢?

可正是这般亲缘义气,让该死的骗子摸准了家长“软肋”。以至于再怎么荒谬的理论都有家长信,再怎么天价的费用都有孩子治。可能有人会说,骗人也得有成功案例才行,家长有那么傻吗?逻辑上讲,肯定是这样的道理。

但是当成功案例也是假的时候?或许我们就能理解“王先生们”为何会被骗了。一般来讲,像这种医骗之所以可以横行霸道,就在于但凡治疗肯定有效果不好的情况,基于这种概率上的空子,医骗也就为自己找到了退路。

一方面,效果不好时,可以用差异性、概率性、见效慢等等话语进行搪塞;另一方面,效果不好时,可以用效果的模糊性周旋,大不了实在挡不住悠悠众口了,就用部分退款和全部退款的方式结束闹剧。

就比如王先生提到,儿子在接受“调理服务”时,躺在一张床上,床边是一台仪器,仪器的另一端是一个形似手枪的手持端,工作人员一手按着孩子的胳膊,另一只手拿着仪器终端在孩子的手臂上来回移动。从治疗视频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王先生的儿子表现得十分惊恐,不停哭嚎。

对于这样的“调理服务”,虽然机构的负责人声称收费标准是“国家批的”,治疗没有效果“可随时退款”,但是真到了无效的时候,却把家长踢出群,你说这坏不坏?由此再去审视机构负责人早前所说“你要有百分之百希望,孩子百分之百能好”的话语,总觉得和善鼓励的话语里,早已埋下陷阱。

我们都知道,面对欲望时人们会被迷惑,所以热衷用那句“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去苛责和戏谑。但是面对软肋时人们的迷惑,我们却必须要去敬畏、同情、理解。因为只有这样,“够苦的人”才能被安慰,“太难的家长”才能被看见。

与此同时,骗子们的肆无忌惮才可能得到遏制和打击。实际上,每一年都会有成千上万类似王先生的家长被“宰割”。但像王先生这样回过神,并敢于站出来说破谎言的家长却寥寥无几。因为面对骗子所布下的“算法”魔网,不是所有被骗的家长都能挣脱出来。

因此,对于打击这类骗局,除了见一个杀一个,更为紧迫的是,社会层面多去普及人们认知疾病、认知行为、认知世界的常识。只有这样的常识越来越深入人心,骗子们才可能无法编织谎言。就比如像儿童专家强调的那些,如果可能,公益层面、主流媒体,只要有机会就多说道、多播报,直到那些常识成为遍地开花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