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8月底,印度“月船3号”探测器成功抵达月球表面,引发了印度舆论的狂欢。然而随着印度持续向外报道各类消息,外界对印度这一次探月的情况,却不怎么乐观。此前报道中非常乐观的西方媒体,也在怀疑,印度可能是故意在降低外界的期待,降低出事后的舆论风险。果不其然,在最近,这个最新的印度“骄傲”,死在了月球的黑夜里。

综合“英国广播公司”近期对印度探月的相关消息来看,在登月之后,印度“月船3号”探测器携带的月球车“普拉吉安”,执行了11天的“探测”任务,并主动进入休眠状态。为什么这里的探测,要打引号,我们晚点再说。然后,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给的理由是,月球进入黑夜阶段,温度通常在零下200摄氏度到250摄氏度,抵制设备扛不住。因此模仿中国的做法,主动休眠后,等月球进入白天,温度上来了再唤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经历一个月夜后,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却对外称,始终联系不上“普拉吉安”月球车。不少印度相关人士开始出来解释,声称是因为制造技术和设计上的不过关,“普拉吉安”很大可能没法经受月夜的极寒环境。比如说月球车里面的电容、电池等,都会因为极寒环境,受到不可逆的损坏。因此,ISRO这边无法唤醒。换而言之,印度的这次探月活动,只能草草结束了。

现在,来说一下我们最开始聊到的话题,为什么我们说印度人这波登月“探测”,是要打引号呢。按照《印度斯坦时报》的说法,在活动的11天时间里,印度的这个月球车就跑出了100多米的距离,相对于其他国家的月球车来说,已经属于“飙车”阶段。别的月球车都要用携带的各类光谱仪不断分析月壤的成分和物质。结果印度这个,完全就像是象征性的检测,更多是制造一个“记录”,表明印度航天技术的“先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上,印度这次就有点典型的觉得“中国行,印度也行”,抄中国“作业”都没抄明白。中国通过让月球车休眠的方式度过月夜的极寒,很大一个因素是做好了电子零部件的保温工作。同样得在月球白天给太阳能电池蓄电。可到了晚上,中国会利用储存的电力,缓慢地放电进行车体内部的升温,确保能够让月球车维持在一个最低能够接受的温度。这个操作,就非常的考验电池技术,因为这个放电维持温度的工作,通常一次就是15天左右的时长。印度没有这个电池技术,也没有“抄”到精髓。这才是他明明模仿了中国探月的操作,给太阳能电池续好了电,但却让月球车被活活“冻死”的核心问题。

坦率的说,印度这次探月,大概率还是被美国和俄罗斯给“坑了”。这次印度探月,集合了美国和俄罗斯的航天技术。而这2家,也都是进行过月球探索的。不可能不清楚月球车的“过夜”问题,是需要很高的技术要求。但没有任何一家,指出过印度这个月球车的设计有问题。

这一次印度集合美俄的航天技术,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印度人没说。而下一次印度登月,很大概率依旧是借用美俄的技术。换而言之,美俄很大概率,是发现了印度人在月球车的上的问题,但就是不说,指望着再薅一次羊毛。从这里,其实也能看出来,在这种极大成本的探索项目上,科技上的独立自主是有多么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