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开国中将倪志亮在曾经的红4方面军里可以说是赫赫有名,一度仅排在张国焘、陈昌浩、徐向前和王树声之后,是红4方面军的“第五号人物”。

倪志亮出身不凡,毕业于黄埔军校第4期步兵科,黄埔四期将星如云,很多名将都毕业于此,比如我们熟知的四野首长、张灵甫、刘志丹、胡琏、郭天民、段德昌、李弥、谢晋元等等。倪志亮自然也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在黄埔军校就读期间,倪志亮加入共产党,一年后蒋介石背叛革命,倪志亮参加了广州起义。广州起义失败后,倪志亮被派往鄂豫皖根据地参加工作,由此开启了自己在红4方面军的壮丽篇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倪志亮去鄂豫皖较早(比徐向前元帅早半年多),又由于他黄埔高材生的金字招牌,所以他早早就当上了红11军31师第三大队队长。

3大队队长这个职务并不低,要知道:31师的前身是黄麻起义起义军,后来的4方面军就是以它为基础组建起来的。它虽然隶属红11军,但实际上当时并没有红11军军部,所以红31师的司令部就是军部。

红31师下辖4个大队,倪志亮是3大队大队长,实际上相当于团长,当时1队的党代表就是后来的开国大将王树声。

当时31师的司令员(师长)是吴光浩,他也是黄埔四期的。29年5月,吴光浩在战斗中牺牲,为了避免影响民心士气,特委暂未公布这一消息,徐向前不久后来到31师工作,担任副司令(副师长)一职,但实际职责为师长。

徐向前初到鄂豫皖,就对倪志亮印象深刻,他在回忆录《历史的回顾》曾特别提及:“队干部中,只有倪志亮是中央派来的。他是北京人,黄埔四期毕业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1931年11月7日,红四方面军正式成立。最初的四方面军下辖4军和25军两个军,其中红4军是绝对的主力,归方面军总部直接指挥,共下辖3个师,师长依次为倪志亮、王树声和陈赓。

王树声和陈赓都是后来的开国大将,可见倪志亮的地位之高、资历之老。

再后来到了川陕根据地,以这三个师为基础,四方面军又依次组建了红4军、红30军和红9军。由此可见倪志亮功劳之巨。

倪志亮后来又担任过红11师师长、四方面军彭杨学校校长等职。

1933年7月,曾中生同志被张国焘监禁,其职务被取消,由倪志亮接替,倪志亮由此成为红4方面军参谋长兼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参谋长

在此后的日子里,他协助徐向前指挥了川陕苏区反三路围攻、反六路围攻和仪南、营渠、宣达等重大战役,随着宣达战役的结束,四方面军也发展为了5个军,8万余人的强劲部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倪志亮担任过师长的红10师、11师中出了一批共和国名将,比如李先念、王宏坤、孙玉清、王新亭、李天焕、陈再道、胡奇才、滕海清等,如果再加上他担任4方面军参谋长时的部下,则更是将星如云。

所以,倪志亮是公认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人之一和后来的川康边革命根据地创建人之一。但即使地位如此之高,贡献如此之大,倪志亮在张国焘、陈昌浩那里还是不受尊重。

一个著名的故事是:有一次倪志亮接听陈昌浩的电话,却没有听出来陈昌浩的口音对着电话骂了两句,以致于被陈昌浩赶过来打了一马鞭,气得倪志亮把电话机都给砸了。由此也可见当时张、陈二人身上确实有较为严重的军阀作风。

后来,四方面军军改编八路军129师,原先担任四方面军参谋长的倪志亮的职务也平移为129师参谋长,不过,由于在抗大参加学习,倪志亮并未到师部赴任,他的参谋长职务由参谋处长李达代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到1938年4月,倪志亮才离开延安,到晋冀豫军区担任司令员,协助刘邓首长开辟晋冀豫根据地。倪志亮就任新职,李达也因此成为129师参谋长,“刘邓李”的指挥班子也一直延续到后来的二野。

以倪志亮过去的资历来看,如果他再能实际担任129师的参谋长,那么,他在1955年成为开国上将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可惜因为在抗大学习,让他错过了这个机会。

在晋冀豫军区担任司令员一年后,倪志亮又被调入延安马列学院学习,之后便留在了中央,担任中央军委第四局副局长,实际上离开了抗战的第一线。

1945年10月,倪志亮被委派前往东北,担任辽北军区司令员,之后又历任吉江军区司令员、嫩南军区司令员、嫩江军区司令员、西满军区副司令员、东北军政大学西满分校副校长、东北军政大学副校长……

在东北期间,倪志亮虽然长期担任军区司令员的职务,但实际上军区司令员并不一定带兵打仗,真正带兵打仗的是前线各纵队的司令员。所以,倪志亮在东北期间最大的贡献是为四野培训了大量的军政干部,而不是取得了什么样的战役的胜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我们决不能说培训干部不是功劳,而只有参与战役才是功劳,只是,像倪志亮这样一个黄埔出身的老牌的军事将领,一直没有到战场上发挥自己的作用,从某个角度来看,确实是有些可惜的。

尽管军事才华未能得到充分展现,倪志亮在其它方面的才华却因此得到凸显,他在解放战争中就积累了大量的办学经验,这为他建国后出任华中军政大学、中南军政大学副校长埋下了种子。

另外,倪志亮还是我国第一批“将军外交官”,他在1950年7月被任命为驻朝大使,在随后的抗美援朝战役中,倪志亮在两国之间穿梭联络,贡献巨大,曾因此获得金日成的高度赞扬,并获得一级国旗勋章。

期间倪志亮出于自己军人的本能和眼光,和参赞柴军武共同署名写了《目前朝鲜战争局势报告提纲》,敏锐地指出:美军正在积极准备反攻,很可能会在人民军侧后实施登陆,地点“估计可能在仁川或其他地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月7日,倪志亮派柴军武赶回北京,向总参谋部和外交部汇报具体情况。8日,柴军武向聂荣臻代总参谋长汇报,并于当日经聂荣臻将报告呈报毛主席。历史已经证明,倪志亮和柴军武的判断是极富战略远见的。而这正是“将军大使”的特殊优势。

离开外交口后,倪志亮重返学院,担任解放军后勤学院副教育长。后来,他又担任武装力量监察部副部长,成为叶剑英元帅的副手,这个职位可以监督军队的纪律和行为,级别和一些担任要职的开国上将相等。

1965年12月15日,倪志亮因病在解放军总医院离世,享年65岁。在辞世之前,他还要求家人将他的5000元积蓄全部作为党费上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