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人在路边卖桑椹,一个男子路过时看到老人实在可怜就准备买一点帮帮他,大爷说10块钱3盒,男子觉得太便宜以为自己听错了,追问之后大爷以为嫌贵连连降价。男子一个做法大爷感动得老泪纵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发当天的早上,一位八旬老人骑着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来到了路边。车上的桑葚又大又紫,看得出来是经过精心呵护而生长的。

老人没有吆喝,只是安静地坐在路边的树荫下,偶尔有行人经过,他便抬起头,用期待的眼光看着对方。

这位老人已经80岁了。他一生勤劳朴实,现在依旧坚持在田间地头劳作。虽然年龄已高,但因为没有养老金,所以他从未停止过劳动,依靠自己的努力养活自己。

大爷种植的桑葚是村里有名的,桑椹熟了之后,他就会仔细采摘下来,再骑着三轮车拉到人多的路边,卖桑椹赚点钱补贴家用。

这天,老大爷又来路边卖桑椹了,正好一位男子路过了这里,他看到大爷辛苦地守着那几盒桑葚,心里不禁泛起了一阵涟漪。

他走过去,向大爷问好:“大爷,您这是桑葚吗?多少钱一盒?”

王大爷听到声音连忙抬起头,然后绽开了笑容:“是的,是的,这是我自己种的桑葚,很甜很新鲜的!你要几盒?”

小伙子看着大爷那沧桑的脸庞,心里越发不是滋味,他轻轻地说:“大爷,您这么大年纪了,还出来做买卖,挺不容易的,你这桑椹怎么卖的?”

大爷连忙比出个十字,又伸出三个手指头,害怕男子没懂,又补了一句:“十块钱三盒。”

男子大吃一惊,因为平时买的桑椹都要几十元一斤,便宜的也要十几二十块,大爷这里三盒竟然只卖10元钱。

男子以为自己听错了,追问了一句:“多少钱?十元三盒?”

大爷看男子的吃惊的表情,以为他嫌贵,如果他走了,自己一毛钱都卖不出去,于是大爷又连忙伸出四根手指头,说:“十元四盒可以吗?”

男子更吃惊了,他再次追问:“十元四盒,这么便宜?”

大爷看男子有想买的意思,连忙推销起了自己的桑椹,点着头说:“是啊是啊,都是我自己种的,可甜了!买一点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男子听着大爷祈求的语气,再看着他满怀期盼的眼睛,心里不由涌起一阵酸楚,他不忍心再问大爷了,连忙拿起了2盒桑椹,让大爷帮他装起来。

大爷以为男子要多买一点的,看他只买两盒有点失望,对男子说,两盒给5元就可以了。

没想到男子直接掏出一把零钱,全部塞给了大爷,那一把钱一看就有好几十元。男子这个操作把大爷惊住了,他连连摆手,说要不了这么多,两盒只要5元钱就可以了。

男子再次将钱塞给了大爷,说:“我拿2盒就行了,多了吃不完浪费!你不容易,钱你拿着,没事的,没事的!”

大爷颤抖着接过钱,瞬间老泪纵横,他哽咽着连声道谢:谢谢谢谢,你真是个好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上述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热心的年轻人,也看到了关于老年人权益的一些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的是,根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规定,老年人是指年龄在60周岁以上的公民。在这个故事中,大爷已经八旬高龄,属于老年人,应该受到的保护和尊重。

然而,大爷因为没有养老金,只能靠种桑葚维生,这反映出了老年人在社会保障方面的问题。虽然法律规定了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很多老年人由于没有足够的保障,仍然需要继续劳动来维持生计。

在这个故事中,男子看到大爷在路边卖自己种的桑葚,觉得大爷不容易,就想帮帮他。但是,大爷因为担心价格太低会吓跑男子这个顾客,主动降价,这反映出老年人在市场交易中的弱势地位。

老年人往往处于不利地位,不能与年轻人一样自由地议价和销售自己的产品。

最后,男子不仅买了大爷的桑葚,还把钱塞回给大爷,说他不容易,这体现了对老年人的关爱和尊重。

但是,这也暴露了一个问题:尽管法律规定了老年人的权益,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很多老年人并不能真正享受到这些权益。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应该认识到老年人权益的重要性,并积极采取措施来保护他们的权益。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到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和情感需求,让他们在晚年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对于此事,您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