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瀚的海洋中,人类现有探索可谓还是九牛一毛。而海洋中就有这么一种神秘的海洋物种,它是最大的双壳贝类,最大直径能长到近2米,重量更是可达600斤,它,正是传闻中的神秘“贝王”——砗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前,南京海关所属常州海关在进行日常监管时就有意外查获!在一名旅客的行李箱中显示有生物制品。打开一看,是一棵大约1.09公斤的“大白菜”。而送检到专业机构鉴定发现,原来它正是砗磲制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此,不少网友为该旅客担忧。因为按照以往惯例,可能既罚款又判刑的惩罚。于是,展开了热议!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在十多年前它还是可随意捕捞的海洋美味,就算是在现如今的日本,据说低至600元就能被端上餐桌被制作成新鲜的刺身。而我国却就连买卖它死掉的壳不仅会罚款,还可能被判“牢底坐穿”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砗磲究竟是什么?

砗磲,其实魔方和很多人一样,第一次见的时候从字面上来看,完全和生物联系不起来。盯着瞧,也只会认半边,究竟怎么念完全不知道。不过也并不妨碍,正好它的音就是念半边后的“che qu”。那么,砗磲究竟是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于砗磲,我们需要知道的是,日常网上看到各样造型的砗磲其实只是其死掉的壳。就其本身来说,它其实是一种双壳类生物,早在多年前被列为了《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而我国也因为几乎看不到,被列为了国家一级保护海洋生物。

而关于它的壳,则和珍珠、珊瑚、琥珀一起被西方誉为四大有机宝石之一,同时又和佛教的金、银、琉璃、玛瑙、珊瑚、琥珀等一起被尊为七宝,而砗磲正是“七宝”之首。

砗磲自然分布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此之外,它的名字起源也有历史渊源,因为其外壳表面有一道道像是古代车辙的放射形沟槽,同时其质地又坚硬如石,所以在汉代时候就被古人取名为“砗磲”。

因此,总的来说,说起砗磲,虽然它本身是一种海洋生物,除开肉质鲜美可被制成刺身外,它的壳也成为很多热爱手玩人士的心头好。一来一往间,甚至出现本末倒置,让本就稀有的砗磲因为壳而处境更危,也正因此我国对其买卖都是严惩以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砗磲的价值究竟有多高?网友热议:严惩出入境究竟有无必要?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南京查获的入境物品中的砗磲除了其身份引发热议外,不少网友也发出疑问:按道理来说能制作成装饰摆件的砗磲已经自然死去成百上千年,为何还要被查,甚至可能后续遭遇严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在此之前,需要了解的是,网友们提出的疑惑也不无道理!新鲜死亡的砗磲按照用作摆件、装饰物的雕刻需求来说,其实并不适用。而对于活体的砗磲来说,它的外表结构明显,质地也比较脆,要想用作料,使用到的应该是经过千百万年玉化后的部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活体砗磲刚死亡后的个体,只能说用作标本贝,用于展览。但是从反向来说,未经雕琢的标本贝壳确实会比玉化后的纹理更清晰,用行家的话来说,那就是品相更好。因此,一般情况下,当未经雕琢时,标本贝实则会比玉化标本更值钱。

除此之外,和很多贝类一样,砗磲其实也会育珠,因为其本身个体就比较大,孕育的珠子也一不小心创造了个“吉尼斯”。据悉,现如今收藏于美国旧金山银行的保险库中,一名为“老子之珠”的珍珠重量将近68斤,价值6.6亿,它的本体就源于1934年5月7日菲律宾巴拉望海湾发现的一只砗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从这三方面来说,活体贝和玉化贝都各有用处,并且也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两者并不能等同,在不同的情况下,这两者都可谓十分值钱。那么,如网友热议的:严惩砗磲相关制品的售卖、出入境究竟有没有必要呢?其实魔方看来肯定是有必要了!

就如前文所言,无论是活体砗磲还是玉化砗磲,它的经济价值都是十分可观的,就连里面的贝肉也会被当作稀有美食上桌,显然它整体的经济价值无论如何都非常高。而这,也是吸引不少捕捞者、走私者铤而走险的原因所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然而然,对于这一物种保护角度而言,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严惩自然也就很有必要了。虽然很多时候查获的是玉化的砗磲制品,但是这对于海洋生态系统以及这一物种的活体保护而言,都只有严厉打击,才能有望真正制止。

“牢底坐穿壳”砗磲进出境惩罚力度究竟多大?每一位把玩者都不无辜!

值得注意的是,关于砗磲的相关惩罚可不仅仅是说说而已,其“牢底坐穿壳”也并非浪得虚名!

2020年7月的时候,因为演员陈学冬的一嗓子,海南警方就紧急出动前往阿海南三亚太阳湾介入调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上网无聊,袁某从小广告渠道了解到了砗磲。仅仅前后半年时间,袁某共计就购得了38件砗磲壳,最大的有72公分长、45公分宽,最小的也有30公分长、18公分宽。后来因为实在太多家里放不小,于是产生了转卖念头。

后来还没等转售成功,却在家中等来了公安民警。最后经综合考虑,袁某被判共需赔偿18万元,有期徒刑1年,缓刑2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9月,曾某买卖砗磲案被宣判了!警方直接扣押了砗磲制品手链301条、吊坠87条、项链74条、白菜雕刻品3条,然后被罚20000元,还被判处了5个月拘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类似的严惩事件还有很多,按照其价值,可以说在保护相关动植物层面没有设限。表面来看,是对这些参与买卖者的严惩,但事实上更体现每一位参与把玩的人都不无辜。近些年来,除了野生动植物制品外,“异宠”走私也十分盛行,打击力度也无一例外的强。

值得一提的是,其实海关也并非完全禁止所有动植物及其制品的出入境!只要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经过国家有关部门的审批,有相关证明并主动申报,自然邮寄或者携带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出入境就不成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而言之,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为了保护海洋生态系统、保护大自然的生物多样性,还是不要再对砗磲进行捕捞和伤害了,让它们回归自然继续守护全人类吧!你们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