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赖晓伟
谣言只会越传越离谱。在传播的过程中会被人添油加醋,就造成了越传越失真的现象。
据说,就有人做过一个多人传话的实验。在传话的过程中,每个人会对原话的理解又添加了自己的理解,最后经过多人传话之后,原话的本意越来越邪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笔者在这里就试着解读谁是“曹雪芹是曹寅孙子”的最早造谣源头?我们一起来看看,曹学的立基之石“曹子雪芹”在传播过程中是如何变成“曹寅孙子”的?
曹学有四本书被他们吹了又吹,这四本书成了“曹雪芹是曹寅孙子”的铁证,它们就是明义《绿烟琐窗集》、袁枚《随园诗话》、裕瑞《枣窗闲笔》、敦诚《四松堂集》,上面记载了“曹雪芹是曹寅儿子或孙子”的“证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表面看似“曹雪芹是曹子”说法的源头很多,曹学的证据声势浩大,但实际上源头只有一个,其他三人都是听了其中一人的话之后,以讹传讹罢了。我们先来看一下这四本书上的相关记载:
明义《绿烟琐窗集》:“曹子雪芹出所撰《红楼梦》一部,备记风月繁华之盛。盖其先人为江宁织府,其所谓大观园者,即今随园故址。”
袁枚《随园诗话》:“康熙间,曹练亭为江宁织造……其子雪芹撰《红楼梦》一部,备记风月繁华之盛。中有所谓大观园者,即余之随园也。”
裕瑞《枣窗闲笔》:“闻袁简斋家随园,前属隋家者,隋家前即曹家故址也,约在康熙年间。书中所称大观园,盖假托此园耳。其先人曾为江宁织造。”
敦诚《四松堂集付刻底本》有一张夹进来的“雪芹曾随其先祖寅赴织造之任”笺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敦诚《四松堂集》本身并没有“雪芹曾随其先祖寅赴织造之任”的记载,这张所谓的笺注是后世编书人自作主张添加进来的,存在造假嫌疑,所以我们可以直接忽略它。
而裕瑞在《枣窗闲笔》中提到的“袁简斋”就是袁枚的号,裕瑞明确指出自己是听了袁枚的说法。也就是说,《枣窗闲笔》的说法实际上来源于《随园诗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明义和袁枚又是谁先谁后呢?
现在笔者接着分析,大家看有没有道理。明义在《绿烟琐窗集》中说:“曹子雪芹”。这里的“子”,是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如孔子,老子,韩非子等等,所以明义本意是说“曹先生雪芹”,并非“曹家儿子雪芹”之意。
但是,袁枚却将“曹子雪芹”解读成了“曹练亭的儿子雪芹”。由此可见,袁枚是听了明义的谣言,并擅自添加进了“曹练亭”(即曹寅)。也就是说,《随园诗话》的说法实际上来源于《绿烟琐窗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于明义《绿烟琐窗集》的说法又来源于谁,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从现存的资料来看,明义的说法是“曹雪芹是曹寅孙子”的最早造谣源头!
到了胡适这里。胡适起初是肯定清代袁枚、明义等人的说法,认为曹雪芹是曹寅儿子。后来被大家发现一个破绽,曹寅逝于1712年,而胡适考证的曹寅之孙“曹雪芹”却最早生于1715年,这个“曹雪芹”竟然先于曹寅死了!不符合“雪芹曾随其先祖寅赴织造之任”的说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胡适在顾颉刚的“指点”下,又擅自将“曹雪芹是曹寅儿子”改为“曹雪芹是曹寅孙子”!
这应该就是“曹子雪芹”到“曹寅儿子”,再到“曹寅孙子”的整个过程。在讹传过程中,每个人都添油加醋了一把,最后由“曹子”变成了“曹寅孙子”。
但是,仍然经不起考验。面对质疑,胡适的徒子徒孙冯其庸等人干脆将“曹雪芹是曹寅孙子”奉为定论!摆出了一副“看你一眼算我输”的流氓架势!
“曹雪芹是曹寅孙子”成了御用饭碗,你若砸他的饭碗,他自然跟你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多大清宫闱秘史的解密,详见《赖晓伟重评石头记》。

林黛玉初入贾府,看到的贾府正门,是清朝国门大清门!

万万没想到,这竟是林黛玉的真面目,新红学大厦轰然倒塌!

站在清宫秘史的角度,解读《赤壁怀古》和《交趾怀古》!

贾宝玉其实是太子!

清史要重新改写,孝庄下嫁的其实不是多尔衮,真相就在红楼梦上

清宫四大疑案:万万没想到,甄士隐竟是顺治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