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中国罗布泊核试验基地迎来了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爆炸,这意味着中国掌握了研制氢弹的技术。

这一技术的创造使得国人振奋,毕竟中国在原子弹试验成功后的几年,氢弹就研发出来了,彰显了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

但是在之后,氢弹的投掷遇到了危机,飞行员以身试险,想要带弹着陆,结局如何?氢弹的投放是否能够成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氢弹研制成功后,科学家们面临一个重要的问题——氢弹的投放问题,只有将氢弹成功投放之后,才意味着氢弹的成功。

事关重要,所以这次的飞行员是非常关键的,不仅要有过硬的本领,确保一系列空中动作的完成,还要有灵活的应变能力。

科学家们在看了很多飞行员的资料后,都不太满意,觉得不是最佳人选。

于是,有人推荐了杨国祥,杨国祥曾在朝鲜战场上有着“彝族雄鹰”的称号。

在朝鲜战场上,美国从未想过自己引以为傲的空军竟会在空中被中国飞行员压制,被杨国祥熟练的飞行技术折服,把他称为“空中幽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氢弹的投掷任务就由杨国祥来执行。

杨国祥,1929年出生在云南玉溪,云南在当时还远不是现在的旅游大省,受自然条件影响,云南条件非常恶劣。

在少年时期,国家还在打仗,滇军是令敌人闻风丧胆般的存在,可能是由于身上的彝族血液觉醒,杨国祥在家的时候深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加入了当地的青年组织。

到了1950年,新中国决定发展国家的空军力量,杨国祥看到国家需要,便去报了名,在文化水平达标的情况下,身体素质也是出类拔萃的,于是通过选拔,在东北航校接受空中力量培训。

当时的空军建设十分落后,全中国只有几架飞机,这几架飞机还是在解放战争时期从国民党那里缴获的,这几架飞机经过了战争的洗礼,早已破败不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航校的条件也非常恶劣,负责训练的飞行员也是在国民党失败后,投诚过来的,由于飞机数量极少,学员们只能挨个训练,非常耗费时间。

训练员除了曾经的国民党外,还有一些是日本人,因为种种原因留在了中国没能回去,便担任了航校的训练员。

老师们在航校授课的时候,讲授的都是日语和不地道的中文,由于语言的限制,杨国祥上课时竖起耳朵拼命听课,但还是无法听懂老师讲解的内容,只好下课后追着老师,再次询问。

这种情况在当时是普遍现象,可想而知,中国空军的起步是多么的艰难。

即使放到现在,学习驾驶飞机都是非常危险的,更何况当时的训练器材非常破旧,在驾驶过程中,一不小心就会造成机毁人亡的事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克服自己的高空恐惧外,还得互相鼓励,即使是这样的情况,没有一个人放弃,都想着为国家的航空事业贡献力量。

新中国的航空事业的起步离不开第一批飞行员,他们用自己坚持不懈的精神最终克服了困难,使得中国有了自己的空中力量,杨国祥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起初的杨国祥根本看不懂飞机仪表盘的,他只能不断试错,在每次试错后,牢牢记住指针指示的是什么,通过这样的笨办法,他渐渐摸出了门道。

在前期的艰苦适应后,杨国祥逐渐适应了航校的的学习,他迸发出了巨大的天赋,在同批的学员里,他是进步最惊人的,也是第一个学会如何去掌握一架飞机的学员。

他和手中的飞机不断进行磨合,最终达到了人机合一的地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学习结束后,杨国祥顺利成为了一名合格的飞行员,距离成为一名优秀的飞行员还是很遥远的。

1952年,中国抗美援朝,为了战争的胜利,国家派出了一批飞行员前往朝鲜战场。

其实,国家对于这批飞行员的作战能力,非常担忧,学校里的模拟训练与真正战场上的刀光剑影还是不一样的。

尤其是中国的对手还是美国,在上世纪50年代,美国的空军力量发展还是数一数二的。

虽然都知道美军力量的强大,但只有真正到了战场上,才知道美军的装备到底是有多么先进的。

中国的飞行员在见到美方空军装备后,都目瞪口呆,他们拥有着无数的数不清的战斗机,还都是最新款最先进的,而中国却只有几架老式的飞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武器装备不如人,让不少飞行员灰心丧气,但是杨国祥鼓励大家,如果我们无法在装备上给对方造成碾压的话,我们只能在技术上发挥主观能动性。

在杨国祥的带领下,中国的飞机可以成功穿越美国的轰炸机,也可以精准投放炸弹。

杨国祥每次都把最艰难的任务留给自己,与美军飞机顽强周旋,时而上升,时而下降,美国人不知道中国竟然还有这么优秀的飞行员,也不知道究竟是谁驾驶这架飞机,于是便把他称为“空中幽灵”。

每次看到杨国祥驾驶的飞机,美军都惶惶不安,但是对中国志愿军来说,则是心安的表现。

可想而知朝鲜战争的胜利,中国志愿军付出了多少的心血,才在这场毫无悬殊的战争中坚持了下来,继而取得了成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战争胜利后,杨国祥依旧在空军部队服役。

中国当时处于内外忧患之中,西方国家不与中国交好,苏联也与中国渐渐断绝了联系,关系恶化后,苏联拒绝向中国支持援助,帮助中国制造原子弹,还放话,要对中国的空军进行打击。

中国只有具备了先进的军队力量,才有底气在国际社会上立足。

于是,中国集结了全国的优秀人才,加紧对原子弹的制造,增强空中力量的发展。

从1956年开始,杨国祥配合中国科学人员,试飞了中国的第一架战斗机

在科学家无数个日夜的坚守下,氢弹研制成功,但这只是理论上的,只有氢弹顺利引爆后,才意味着我国真正拥有了氢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引爆氢弹,就需要一个飞行员驾驶飞机携带氢弹,进行投弹,这次引爆氢弹的任务落到了杨国祥的身上。

氢弹的引爆需要用到中国最新型的战斗机进行投掷,杨国祥则是当初试飞战斗机的优秀飞行员,履里自带光环,对飞行技术有着熟练的把握。

在杨国祥刚得知这项任务的时候,异常兴奋,在他看来,这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能够为自己的国家贡献自己的毕生所学。

从1970年开始,杨国祥在新疆的试验基地反复训练了150多次投弹试验,不断优化步骤。

到了1971年,成败在此一举,只要杨国祥驾驶飞机到达戈壁滩,按下投弹按钮,氢弹投掷便完成了。

但就在众人都期待氢弹掷地的那一刻,却发生了意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国祥心中百思不得其解,为何无法成功投掷呢,便立即与地面指挥部取得联系,请求指示,在得到二次投掷的指令后,仍旧没办法将氢弹投掷成功。

雪上加霜的是,飞机的油量仅够支持原本计划好的飞行距离,还有40分钟油量就要耗尽了,这颗氢弹又无法投掷,要怎么处理呢?地面指挥部非常紧张,要求杨国祥立刻跳伞逃生。

在杨国祥看来,虽然自己跳伞容易,但是国家交给的任务没有完成,他在新疆亲眼目睹了科研工作者为了这一刻的到来,究竟付出了多少努力。

并且,飞机在无人驾驶的状态中,不知道会飞到哪里,飞机随意降落就是一个危险系数极高的事故,何况现在还携带着氢弹,杨国祥拒绝了这个提议。

虽然杨国祥此刻的人身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但是他却认为,自己的生命安全不是最要紧的,氢弹的处置办法比他的安全重要不知多少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危急之中,杨国祥想要把氢弹带回基地,让科研人员研究氢弹的问题出现在哪里,以便下次顺利试验。

周总理也打来电话,要求杨国祥无论如何,要保证自己的生命安全。

杨国祥用自己强大的心理素质扛住了压力,冷静的搜寻着附近的降落点,在努力之下,终于来到了基地的上空,成功降落,地面指挥人员也松了一口气。

在研究后发现,原来是飞机上的电路板出现了故障,接触不良导致推送无法推出氢弹。

在改装过后,1972年1月,进行了第二次试验。

在大家期待的目光中,杨国祥再次携带氢弹飞向蓝天,一声巨响过后,戈壁滩上升起了一朵蘑菇云,欢呼声此起彼伏。

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了,感谢大家的观看,希望能够动动手指点赞,不胜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