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有一个字来形容近几年的科技赛道,“卷”必须榜上有名,卷场景、卷AI、卷大模型……突出一个你方唱罢我登场,突出一个如果卷不死,那就往死里卷。这不,这届科技圈,又将目光放在了遥远的“太空”中,誓要“卷上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军备竞赛”?

8月底,华为Mate 60 Pro突然开售,据华为表示,这是为了“让部分消费者提前体验史上最强大的Mate手机”的“先锋计划”。其中,Mate 60 Pro所支持的卫星电话功能受到了各方的关注,华为方面介绍,华为在卫星通信领域再次突破,Mate 60 Pro成为全球首款支持卫星通话的大众智能手机,即使在没有地面网络信号的情况下,也可以从容拨打、接听卫星电话。9月8日,华为Mate 60 Pro+ 和华为Mate X5在华为商城上架并开启预订,其中,华为Mate X5支持双向北斗卫星消息,而华为 Mate 60 Pro+ 则具有双卫星通信功能,既可以实现天通卫星通话,也可以发送北斗卫星消息。

9月13日,苹果正式举办主题为“好奇心上头”的2023年秋季新品发布会,由于此前华为在发布会前突然开售Mate 60 Pro,各方对此次苹果新品发布会有了更高的期待。虽然从发布会后的反应来看,网友对苹果似乎不是太买账,认为iPhone 15系列新意不足。但在发布会上,苹果同样将“卫星”当做了为数不多的创新卖点,据官方介绍,该功能依托苹果现有卫星服务所用的相同先进技术,与美国最大的道路救援供应商AAA合作,如果用户发现自己需要紧急求助,发出请求后,会向你的位置精准派遣救助人员。据悉,用户购买并激活新的 iPhone 14 或 iPhone 15 系列设备,就能得到苹果提供的两年免费的紧急求救和道路救援服务。

事实上,华为与苹果在卫星通讯上的较量,从去年就已经开始。去年9月,华为发布Mate50系列新机,余承东在发布会上表示,Mate50系列成为全球首款支持北斗卫星消息的大众智能手机,在无地面信号环境下,支持文字和位置信息发出。而在随后的苹果秋季新品发布会上,苹果隆重介绍了 iPhone 14 系列引入的“卫星紧急求援”功能,可以在缺乏 Wi-Fi 或蜂窝移动网络覆盖的情况下,帮助用户通过卫星发送紧急求救信息。

对此,有分析人士认为,在华为和苹果的带领下,手机圈将迎来新一轮的“军备竞赛”。在今年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高通就宣布,正与荣耀、Motorola(摩托罗拉)、Nothing、OPPO、vivo和小米合作,支持厂商利用近期发布的Snapdragon Satellite开发具备卫星通信功能的智能手机。资料显示,Snapdragon Satellite是全球首个基于卫星的、为智能手机提供双向消息通信的解决方案。

往天上“卷”

为何会是卫星通信?

卫星通信是地球上(包括地面和低层大气中)的无线电通信站间利用卫星作为中继而进行的通信。卫星通信系统由卫星和地球站两部分组成。卫星通信的特点是:通信范围大;只要在卫星发射的电波所覆盖的范围内,从任何两点之间都可进行通信;不易受陆地灾害的影响(可靠性高);只要设置地球站电路即可开通(开通电路迅速);同时可在多处接收,能经济地实现广播、多址通信(多址特点);电路设置非常灵活,可随时分散过于集中的话务量;同一信道可用于不同方向或不同区间(多址联接)。如果手机支持该技术,即便在森林、海洋、沙漠等远离运营商基站场景,也能通过卫星通信功能向外界发送求援信息,避免意外发生。

对此,有分析人士认为,卫星通信技术,很可能将会是6G时代的一个关键节点。6G的愿景之一就是实现全球通信的无缝全域覆盖,卫星通信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提前部署卫星通信,就有可能在接下来的6G竞争中率先取得优势。

事实上,近几年,多部门都陆续出台了支持卫星通信行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强调,要积极稳妥推进空间信息基础设施演进升级,加快布局卫星通信网络等,推动卫星互联网建设;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指出,要加快布局卫星通信。加强卫星通信顶层设计和统筹布局,推动高轨卫星与中低轨卫星协调发展。推进卫星通信系统与地面信息通信系统深度融合,初步形成覆盖全球、天地一体的信息网络,为陆海空天各类用户提供全球信息网络服务。;《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指出,要推动卫星通信技术、新一代通信技术、高分遥感卫星、人工智能等行业应用,打造全覆盖、可替代、保安全的行业北斗高精度基础服务网,推动行业北斗终端规模化应用

万联证券表示,全球各国都高度关注卫星互联网的发展,先来者将具备先发优势,成熟的发射体系以及配套服务将会带来更高的商业价值。近年来低轨卫星互联网产业景气度不断提升,随着商业应用的不断普及,后续市场空间广阔,同时带动卫星制造以及运营服务等领域快速发展;华西证券研报指出,手机卫星通信产业生态走向成熟:手机厂商、运营商、软硬件应用生态、政策等多方的协同,真正释放手机卫星通信功能的价值。受益于国产星座建设快速推进,卫星整机及相关载荷产业链有望率先爆发,重点关注低成本、高可靠相关技术方案推进进展;中金公司认为,手机直连卫星有望成为卫星互联网的主要商业形态之一,也将是卫星互联网的下一个竞争焦点。

分析人士预计,随着卫星通信技术的技术与生态圈的不断成熟,我们将会见到越来越多支持卫星通信的智能手机,而对于布局卫星通信领域的玩家来说,眼下无疑是抢滩登陆的黄金时间。